[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5616.7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OKI半导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3/485 | 分类号: | H01L23/485;H01L2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MOS传感器、CCD传感器等图像传感器用半导体器件 封装或照度传感器、UV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用半导体器件封装、半导体 芯片层叠(存储器、存储器+逻辑)封装等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称作CSP(芯片尺寸封装),从半导体基板的背面侧形成贯通 过孔(贯通口),使在半导体基板表面所形成的焊盘电极露出,从通过该 过孔露出的焊盘电极开始形成布线,并取得导通,在半导体基板背面侧设 置外部端子的半导体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半导体器件中,一般在半导体基板表面用钝化膜(绝缘层) 覆盖。钝化膜也覆盖焊盘电极,但是为了电特性检查或其他电连接的形成, 使电极层的一部分露出地除去钝化膜,形成开口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8171
可是,在所述以往的半导体器件中,焊盘电极的厚度非常薄(例如1~3 μm),所以耐应力弱,在对半导体器件作用物理冲击等力时,在贯通过孔 的周围焊盘电极发生裂缝,存在无法取得电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通过设置在半导体基板上贯 通口而露出的电极层发生裂缝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所述课题由以下的方法解决。
即本发明的第一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基板;
电极层,其配置在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
绝缘层,其配置在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具有使所述电极层 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
贯通口,其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二主面在厚度方向贯通,使所述电 极层的一部分露出,其开口直径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直径大,并且开口边 缘位于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更靠外侧。
本发明的第一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电极层的工序;
在形成所述电极层的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覆盖该电极层形成绝 缘层的工序;
在所述绝缘层形成使所述电极层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的工序;
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二主面在厚度方向贯通,形成使所述电极层的 一部分露出的贯通口,该贯通口的开口直径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直径大, 且开口边缘位于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更靠外侧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二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基板;
电极层,其配置在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
绝缘层,其配置在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具有使所述电极层 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
贯通口,其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二主面在厚度方向贯通,使所述电 极层的一部分露出,该贯通口配置在与所述开口部不重叠的位置。
第二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电极层的工序;
在形成了所述电极层的半导体基板的第一主面上,覆盖该电极层形成 绝缘层的工序;
在所述绝缘层形成使所述电极层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的工序;
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二主面在厚度方向贯通,形成使所述电极层的 一部分露出的贯通口,该贯通口位于与所述开口部不重叠的位置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看抑制通过设 置在半导体基板上贯通口而露出的电极层发生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概略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中,在硅片(硅 基板)配置焊盘电极的情形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中,在硅片(硅 基板)配置具有开口部的钝化膜的情形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中,在硅片(硅 基板)配置贯通过孔的情形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图7的A-A概略剖面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KI半导体株式会社,未经OKI半导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5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接收机和接收方法
- 下一篇:用于均质充气压缩点火发动机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