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330.6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口彻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65H37/0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南 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支承 机构 处理 装置 以及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从框体的底面突出的车轮支承在框体上并能够调整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的车轮支承机构、对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后处理装置与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组合而被使用。后处理装置对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装订、打孔等),并被设置成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纸张的排出口侧连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的重量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图像形成装置主体重)。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连结而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置在比较柔软的地板(例如,铺设有地毯等的地板)上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相对于地板沉入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的连结部分处,两者(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容易产生偏差。结果,会产生以下问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调整两者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难以顺利地进行两者的连结,并且过大的负载会作用在连结两者的部件上。
作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技术,例如公开有以下技术。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77343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在后处理装置侧的连结部件上设置长孔来吸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的技术。
但是,特开平9-7734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没有改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之间的纸张的传送位置处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因此,担心在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后处理装置传送时会发生卡纸(JAM)等不良情况。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4411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后处理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由上单元和下单元构成的工作台并通过使上单元相对于下单元上下移动来调整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技术。
但是,根据特开2000-4411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由于具有由上单元和下单元构成的工作台,因此后处理装置整体的构成较为复杂,成本高。并且,根据特开2000-4411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无法倾斜地调整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28369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构成为使后处理装置侧的连结部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来吸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的技术。
但是,根据特开2002-128369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与特开平9-7734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相同,无法改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之间的纸张的传送位置处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因此,担心在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后处理装置传送时会发生卡纸(JAM)等不良情况。
除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以外的设备有时也会产生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容易地调整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的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车轮支承机构能够将从框体的底面突出的车轮支承在框体上并能够调整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
本发明涉及车轮支承机构,用于支承具有框体的装置,该车轮支承机构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支座,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支承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附 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调整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底面上具有通孔,所述车轮安装部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附近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调整部件由螺栓构成,所述螺栓具有头部和形成有外螺纹的轴部,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部和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通过使所述螺栓的轴部穿过所述通孔,使其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并使所述头部与所述通孔的周缘部配合,连结所述框体与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使得所述转动限制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通过使所述螺栓旋转来调整所述转动限制部件的移动量,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
另外,优选的是,包括卡定部,该卡定部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上方卡住所述第二端部的附近的部分,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美达株式会社,未经京瓷美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