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638.0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民;胡建明;许孝建;林山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20 | 分类号: | C07D20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2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发酵 清洁 提纯 色氨酸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发酵液制备粗品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是让发酵液依次经历下述工序处理:含有L-色氨酸的发酵液经过滤处理,得到的滤液C经浓缩结晶、分离后得到L-色氨酸粗品和母液A,所得母液再循环经过滤处理,滤液浓缩结晶、分离将母液A中残留的L-色氨酸提取;所述的过滤处理包括将含有L-色氨酸的发酵液先经陶瓷膜过滤,所得滤液A再经过超滤膜过滤得到待浓缩的溶液;经超滤膜过滤后的滤液B再经过纳滤膜过滤得到滤液C。
2.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依次包括(1)粗品制备工序;
(2)纯品制备工序;所述纯品制备工序依次包括工序:
(2.1)制备待纯化L-色氨酸溶液:将L-色氨酸粗品溶解在40%(V/V)酒精水溶液混合试剂中,在温度60~65℃下配制成重量比为3.0~3.5%的溶液;
(2.2)活性炭脱色:按质量体积比投入上述体积0.5~1%的粉末活性炭进行搅拌脱色,脱色温度为60~65℃,脱色时间为15min;
(2.3)过滤:脱色结束后采用板框常规过滤,过滤过程中要保持温度,防止温度降低结晶后被活性炭吸附,最后将65℃酒精水溶液洗涤活性炭,洗脱吸附在活性炭上的L-色氨酸;
(2.4)降温搅拌结晶离心:将2.3所得活性炭脱色后的料液在搅拌状态迅速冷却至8~12℃,然后在逐渐冷却至6℃静置5h,离心分离;
(2.5)常规程序洗涤、干燥、包装:离心后用40%(V/V)酒精水溶液进行洗涤,并将产生的滤液作为母液循环至(2.2)活性炭脱色工艺循环使用,干燥后得到L-色氨酸的纯品;
其特征是:粗品制备工序包括让发酵液依次经历下述工序处理:
(1.1)微滤:采用陶瓷膜进行对发酵液除菌,所述经陶瓷膜过滤过程中,顶水体积为陶瓷膜内残留液体积的2~4倍;在顶水操作中,采用连续多次的顶水,采用一次或二次添加,顶同样多的水量;在经陶瓷膜过滤过程中,进口压力控制0.3Mpa,出口压力控制0.2Mpa,平均通量75~100LPHm2;在发酵液过滤过程中,运行温度控制在35-45℃;所述的陶瓷膜包括Al2O3膜、TiO2膜、SiO2膜、ZrO2膜;
(1.2)超滤:在超滤过程中,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2000、3000、4000道尔顿系列之一膜,在超滤膜过滤过程中操作压力0.9~1.2Mpa,经陶瓷膜过滤所得的滤液A的温度控制在30~40℃;在滤液A超滤过程中,顶水体积为超滤膜残留溶液体积的2.5~4倍;超滤膜的膜通量为9~15LPHM2;
(1.3)纳滤:用纳滤将水与一价盐、二价盐分子透过,浓缩;纳滤过程中,采用任何纳滤膜均可以;经超滤所得滤液B在纳滤过程中,操作压力为1.0~1.4Mpa;滤液B的温度控制在25~35℃;纳滤膜的膜通量为10~20LPHM2;顶水体积为纳滤膜内残留液体积的1.5~3倍;
(1.4)低温浓缩:将纳滤后的料液在60~65℃的水浴加热下真空浓缩,至料液中有大量的晶体出现,然后迅速冷冻至温度6~8℃,冷冻结晶6h;
(1.5)常规离心分离得粗品并将产生的滤液作为母液返回至1.1微滤工序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是1.1微滤工序中的顶水体积为残留体积的2~4倍;1.2超滤工序中顶水体积为残留体积的2.7~3.5倍;1.3纳滤工序中顶水体积为残留体积的1.5~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6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