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638.0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民;胡建明;许孝建;林山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20 | 分类号: | C07D20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2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发酵 清洁 提纯 色氨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应用于提纯L-色氨酸。
背景技术
L-色氨酸学名β-吲哚基丙氨酸,化学名L-2-氨基-3-吲哚基丙酸,别名L-胰化蛋白氨基酸、L-氨基吲哚丙酸,分子式C11H12O2N2,相对分子质量204.21。L-色氨酸(L-Tryptophan)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叶片状结晶或粉末,无臭或微臭,溶于热吡啶,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在稀酸或稀碱中溶解,长时间光照则着色。与水共热产生少量吲哚,如在NaOH或CuSO4存在下加热,则产生多量吲哚。与酸在暗处加热不稳定。在碱液中较稳定,但存在其它氨基酸或糖类时则易分解。迅速加热时于210℃发黄,290℃熔解(分解)。L-色氨酸有三种光学异构体。水中溶解度为1.14%(25℃)、2.8%(75℃)。比旋光度
L-色氨酸广泛地存在于天然蛋白质中,是人和各种动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之一,L-色氨酸除了在营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外,还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方面。
目前利用发酵液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是先后经过下述两个步骤:
(1)粗品制备
所述“发酵液”可以是以口服葡萄糖、稻米、或其它替代物质为原料在L-色氨酸产生菌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常规工序得到的L-色氨酸发酵液。L-色氨酸发酵液,加硫酸酸化后,微滤膜过滤,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水洗,氨水洗脱,收集pH3~5的洗脱液。加醋酸低温冷冻结晶,过滤出粗品。其不足之处是在L-色氨酸粗品提取过程中加入大量的冰醋酸等有机试剂以及硫酸、氨水等无机试剂,得到粗品要经过繁杂的工序对上述药品进行脱除。而大量有机试剂的加入,使得母液的pH值波动较大,杂质较多,而无法循环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造成成本增加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
(2)纯品制备
中国专利公开了题为“L-色氨酸的提纯方法”的发明创造(公开号为CN101245047),它是一种将L-色氨酸的粗品(所述粗品含量要在95%以上)进一步提纯为纯品的方法。其工序是:A、待纯化L-色氨酸溶解在水中,形成重量浓度为1~1.5%的溶液,按其重量的0.5~2.5%加入表面氧化活性炭,搅拌吸附后过滤除去表面氧化活性炭,在利用0.15~0.4μm过滤膜进行膜过滤;B、滤液在40~65℃下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6~10%,降温至3~5℃搅拌结晶;C、结晶液离心过滤得到的白色晶体,经纯水洗涤后,在30~45℃下真空干燥得纯品。其不足是待纯化的L-色氨酸溶解在水中产生的是低浓度的水溶液,且要浓缩至原体积的6~10%,导致后序工艺需要很长时间真空浓缩,能耗大,势必对热敏性高的L-色氨酸产品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品制备过程中母液可循环利用,纯品制备过程中无需真空浓缩结晶的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本发明同时还将提供一种利用发酵液制备粗品L-色氨酸的方法。
一种利用发酵液制备粗品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是让发酵液依次经历下述工序处理:含有L-色氨酸的发酵液经过滤处理,得到的滤液C经浓缩结晶、分离后得到L-色氨酸粗品和母液A,所得母液再循环经过滤处理,滤液浓缩结晶、分离将母液A中残留的L-色氨酸提取;所述的过滤处理包括将含有L-色氨酸的发酵液先经陶瓷膜过滤,所得滤液A再经过超滤膜过滤得到待浓缩的溶液。经超滤膜过滤后的滤液B再经过纳滤膜过滤得到滤液C。
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依次包括(1)粗品制备工序;(2)纯品制备工序;所述纯品制备工序包括工序:
(2.1)制备待纯化L-色氨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