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0255.5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玉;黄楠;黄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玉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01K11/02;F01K27/0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000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转炉烟道一次余热锅炉、汽 水分离器、围板和顶棚、烟气净化系统、二次除尘烟箱、二次除尘器、汽 轮发电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炉烟道一次余热 锅炉的烟气出口处连接一个转炉废气下降管路,此转炉废气下降管路与二 次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相连接,此二次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由二次余 热锅炉,此二次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烟气出口,连接此二次余热锅炉与 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的软水管路,设在此软水管路上的流量计和管道阀门, 设在此二次余热锅炉上的蒸汽压力表、水位计及安全阀组成,此二次余热 锅炉的烟气出口经过烟气管道与所述的烟气净化系统相连接,此二次余热 锅炉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相连接,在所述的转炉废气下降管 路入口及出口处设有调节吸力的多扇阀,所述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此 二次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及汽轮发电机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的循环管路上设有包括高压强制循环泵、低压强制循环泵、压力除氧 器及除氧水箱及给水泵的执行机构,所述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此循环 管路上的这些执行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的二次余热锅炉和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之间用蒸汽管路连接一储气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转炉废气下降管路为保温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二次余热锅炉为排管式余热锅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围板和顶棚为小余热锅炉,此小余热锅炉与所述的转炉上方的汽水分 离器相连接,形成一个小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小余热锅炉为由钢号20g密排锅炉管做成的小余热锅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烟气管道的两侧加缓冲器,在烟气管道的中间加烟气速度补偿装置, 烟气管道在与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时,要进行变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二次除尘烟箱前段为烟道式余热锅炉,此二次除尘的烟道式余热锅炉 的蒸汽出口通过上升管路与所述的转炉上方的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构成一个 二次除尘的蒸汽回收利用系统,此二次除尘的烟道式余热锅炉通过软水管 路和上升管与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此二次除尘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的 的烟气出口经过普通烟气管道与所述的二次除尘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炉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次除尘的烟道式余热锅炉为用钢号20g密排锅炉管做成的烟道式 余热锅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玉,未经徐文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2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