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的装置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0871.0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辉;孙承林;杨旭;乔瑞平;臧广安;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66;C02F1/74;C02F11/1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浓度 电镀 废水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废水调节池(1)、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中间水池(3)、混凝斜板沉淀池(4)、污泥浓缩池(8)、多介质过滤罐(6)、清水池(7)、氢氧化钙配药槽(10)、氢氧化钠配药槽(11)、聚丙烯酰胺配药槽(12)、盐酸储槽(13)、厢式压滤机(9)、水泵(5)、加药泵(14)、鼓风机(15)、浓浆泵(16),其中:
电镀废水调节池(1)内装填有电镀废水,电镀废水调节池(1)经水泵(5)与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管路连接,氢氧化钙配药槽(10)和氢氧化钠配药槽(11)分别通过加药泵(14)与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管路连接,且于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器;
在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在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外侧的出水口下方设置有第一个中间水池(3),废水通过液面差依靠重力自流入第一个中间水池(3)内;在第一个中间水池(3)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经水泵(5)与混凝斜板沉淀池(4)的上部进口管路连接,聚丙烯酰胺配药槽(12)通过加药泵(14)与混凝斜板沉淀池(4)管路连接,在混凝斜板沉淀池(4)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在混凝斜板沉淀池(4)外侧的出水口下方设置有第二个中间水池(3),废水通过液面差依靠重力自流入中间水池(3)内;在第二个中间水池(3)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经水泵(5)与多介质过滤罐(6)的上部进口管路连接;多介质过滤罐(6)的下部出水口与清水池(7)管路连接,盐酸储槽(13)通过加药泵(14)与清水池(7)管路连接,清水池(7)的上部设有外排水出口;
鼓风机(15)的气体出口分别与微孔曝气器和多介质过滤罐(6)的下部出水口相连;
混凝斜板沉淀池(4)的下部排泥口经水泵(5)与污泥浓缩池(8)的中部进口相连,污泥浓缩池(8)上部的溢流出口与电镀废水调节池(1)管路连接,污泥浓缩池(8)下部的排泥出口通过浓浆泵(16)与厢式压滤机(9)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上方设置有二组ORP值控制器,它们分别与氢氧化钙配药槽(10)和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间的加药泵、氢氧化钠配药槽(11)和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2)间的加药泵信号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池(7)上方设置有一组ORP值控制器,它与盐酸储槽(13)和清水池(7)间的加药泵信号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水池(7)的下部设置有反洗水出口,反洗水出口通过水泵(5)多介质过滤罐(6)的下部出水口管路连接,介质过滤罐(6)的上部进水口与电镀废水调节池(1)管路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介质过滤罐内装填的填料介质为活性炭和石英砂,活性炭和石英砂的体积比为4-10∶1。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微孔曝气中和反应:高浓度电镀废水从电镀废水调节池泵入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在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废水进入端先投加氢氧化钙溶液,在微孔曝气器产生的气流作用下,初调PH到7.0~7.5,在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的废水水流中部再投氢氧化钠溶液,将PH微调到污染物形成沉淀所需PH值8.5~9.0;完成PH调节的废水从微孔曝气中和反应池末端上部出水口自流入中间水池;
2)混凝斜板沉淀:将步骤1)的出水从混凝斜板沉淀池的废水进入端泵入,废水进入端设有机械搅拌混凝斗,污水首先进入混凝斗,同时向斗内再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促使污水中各种悬浮颗粒相互架桥形成更大更重沉淀物,混凝斗内的水自流入斜板沉淀区,沉淀物沉积池底,清水自流入中间水池;
3)污泥脱水:将步骤2)沉积在混凝斜板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由水泵泵入污泥浓缩池,底部污泥斗内的浓缩污泥可浓缩到89%,再经浓浆泵泵入厢式压滤机脱水,污泥含水率小于75%;
4)多介质过滤:将混凝斜板沉淀池外侧出水口下方的第二个中间水池内的水泵入多介质过滤罐,废水经过滤后进入清水池排放;如果清水池内的水PH值超过9,可采用加盐酸回调,将清水池内的水PH调到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8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凝高强膨胀性矿山封孔材料
- 下一篇:一种冶金级硅中磷和硼的去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