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243.4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毅;宋绪鲜;胡熙玉;程筱梅;任克华;陈杰;华长春;李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8 | 分类号: | G01N11/08;G01D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破 片流阻 系数 测试 方法 | ||
1.一种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具体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在管路中对被测试的爆破片进行流阻试验,获得试验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爆破片流阻系数;
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依据专门的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系统进行试验;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系统的构成如下:
动力源(101)、调压器(102)开关阀(104)、滞止容器(105)、喷嘴组(106)、收集容器(107)、缓冲罐(108)爆破片安装夹板(109)、试验管路(110)、测试元件(100);其中,上述组成部分中除试验管路(110)、测试元件(100)外均以顺序串联布置的方式布置在试验管路(110)上;测试元件(100)、布置在其他任意二个构成部分之间或者其他组成部分中;动力源(101)和开关阀(104)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压的调压器(102);收集容器(107)和爆破片安装夹板(109)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10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中,在管路中对被测试的爆破片进行流阻试验,所获得数据为压力数据、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其所使用的测试元件(100)中的压力传感器具体设置在下述位置之一或其组合:动力源(101)和调压器(102)之间,调压器(102)和开关阀(104)之间,滞止容器(105)上,收集容器(107)上,缓冲罐(108)上,缓冲罐(108)和爆破片安装夹板(109)之间试验管路(110),爆破片安装夹板(109)远离缓冲罐(108)的一侧;
所述温度传感器(111)设置在滞止容器(105)或/和缓冲罐(108)上;
在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系统中,流量测试系统由包含有4个音速喷咀、5个气动球阀、4个压力传感器、1个温度传感器、1个滞止容器、1个收集容器;流体阻力测试系统包含有1个缓冲罐、5个不同直径的测试管道、2个绝压压力传感器、3个差压压力传感器、1个温度传感器和1个湿度传感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中,流阻试验的具体要求是:
首先需要提前设置项目参数后,然后进行流阻试验;试验过程中记录数据:除了实时显示当前数据外,还通过曲线将数据记录下来,具体包括9个压力数据、3个温度数据、1个湿度数据;数据记录启动后,通过控制各个阀和喷嘴的开关来调整试验管路中的压力;试验结束,系统提示用户确认试验数据有效性;同时系统自动保存试验数据并更新项目中的相关信息;
数据分析:在进行完成流阻试验后,即进行数据分析:系统会在数据库中读取对应的数据记录并在界面中自动回放,可以做改变数据分析区间的操作;当确定一个合适的区间后,就执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存入数据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中,试验管路(110)要求为光滑管,其公称直径要与受试爆破片的直径相一致。系统的试验管路(110)由公称直径50mm、80mm、100mm、150mm、200mm 5根管路组成。管路长度:从筒体至受试爆破片的长度为管径的58倍(测试管内装有整流器时)至92倍;受试爆破片之后的管路长度也不小于管径的57倍。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爆破片流阻系数测试方法中,设置在缓冲罐(108)上的压力传感器P1是作为流阻测试计算的基准压力,因此也选用了与P0相同的绝压变送器,温度传感器T1选用与T0相同的传感器,以保证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在缓冲罐上安装的湿度传感器RH用于对湿空气进行必要的修正;
在测试管路上还分别安装4个压力传感器,其中PB为绝压传感器,其它3个为差压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沈阳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2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