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甲烷芳构化催化剂催化性能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2948.8 申请日: 2009-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1618337A 公开(公告)日: 2010-01-06
发明(设计)人: 王金渠;杨建华;初乃波;于素霞;鲁金明;殷德宏;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9/78 分类号: B01J29/78;B01J29/48;B01J35/10;C07C2/00;C07C2/76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侯明远
地址: 116024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善 甲烷 芳构化 催化剂 催化 性能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筛催化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改善甲烷芳构化反应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方法,具体涉及到在无第二模板条件下通过直接制备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分子筛组装体催化剂来提高催化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烷是天然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最新的探明储量表明全球甲烷的总储量非常丰富,甚至大于石油和煤的总和。作为一种与煤和石油组成类似的碳氢物种,以甲烷为主要组分的天然气将成为本世纪的重要能源之一。如何采用高新技术高效利用天然气,是缓解石油供需矛盾,解决石油危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自1993年甲烷在MoOx/HZSM-5催化剂的无氧芳构化制备芳烃及氢反应被报道以来[L.Wang,L.Tao,M.Xie,G.Xu,Catal.Lett.21(1993)35.],为甲烷的直接转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而且该技术迅速成为甲烷催化转化和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对于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催化剂有了广泛研究,尤其是分子筛HZSM-5或HMCM-22负载型的钼基双功能催化剂[Y.Xu,L.Lin,Appl.Catal.A 188(1999)53.]、[Y.Xu,X.Bao,L.Lin,J.Catal.216(2003)386]、[Y.Shu,M.Ichikawa,Catal.Today 71(2001)55.]、[Y.Shu,R.Ohnishi,M.Ichikawa,Appl.Catal.A 252(2003)315.]。

然而,由于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需在700℃以上进行,较低的转化率、严重的积炭问题导致催化剂失活使甲烷无氧芳构化的工业化开发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广大研究者就如何改进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如何降低积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通过添加各种类型的金属助剂、改变分子筛载体的类型或者对分子筛进行特殊后处理、在原料气中加入少量的CO、CO2、H2O杂质等方法来提高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然不够令人满意。此外,到目前还未见通过直接制备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分子筛并应用于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来提高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甲烷芳构化反应催化剂催化性能,包括催化剂活性和催化剂稳定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直接制备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分子筛来改善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合理控制沸石分子筛合成条件,如合成配方、加料顺序、陈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等,来控制沸石分子筛的晶体生长,通过小的分子筛晶体进行组装交互生长而形成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分子筛组装体;进而进行催化剂改性、金属活性组分负载,主活性组分为Mo或Re至少一种,金属助剂如Ni、Cr、W、Zr、Ru、Ga可存在或无,制备出金属/沸石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体系中。由于组装体催化剂所特有的多级孔道结构有利于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过程中的物种扩散传递,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并且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从而该催化剂具有很长的催化剂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制备Mo基MCM-22、ZSM-5分子筛组装体双功能催化剂加以说明:

MCM-22分子筛组装体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合成沸石分子筛组装体用到的铝源、碱以及有机模板剂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在强力搅拌的条件下配置成均一的溶液。首先将一定量的铝源如偏铝酸钠或异丙醇铝、碱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澄清的溶液;然后将一定量的有机模板剂如六亚甲基亚胺或哌啶加入上述溶液,搅拌均匀;称取一定质量的硅源如硅溶胶、白炭黑或硅醇盐如正硅酸乙酯,慢慢加入述溶液,搅拌过夜,合成液原料组成为:SiO2∶Al2O3∶Na2O∶R∶H2O=1∶0.005~0.05∶0.01~0.1∶0.3~3∶20~50,R为有机模板剂;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在常温下静态陈化0~36小时后,转移至含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在140-200℃,静态或动态晶化处理4~20天,静态晶化时间以5~20优先,动态晶化时间以4~12天优先,动态晶化包括各种方式如搅拌或旋转条件下晶化,以搅拌或旋转为优先,水热晶化反应的压力为混合物受热产生的自身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