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储能-释能转换法改进弃能性控速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3754.X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延松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B60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4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储能 转换法 改进 弃能性控速 方式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节能方案,特指对现行中消耗费弃机械能的控速制动方式实行改进,应用的技术措施将其机械能(动能、势能)转换为可“恢复利用(简称复用)”之能。使机械设备的机械能量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机械设备用能效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背景技术
多类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速度、方向是变换的,为维持所需要的运转状态,在处置减速、限速和改变方向等情况下,以往所采用手段大都是以摩擦及电磁等方法来控制,这部分能量如同被消耗费弃掉,未做利用。运转中的设备这种控制所呈现的频率越高,时间越长,运转体的质(重)量越大,于是所消耗费弃的能量亦越多。以城市公交车辆为例,由于站点密度高,公交车在运转中就处于频繁地制动停车状态,造成燃油的额外消耗;加之其社会拥有量大,仅此种原因所消耗燃油累计量是一很大数字。诸如此类,任其能量费弃流失,都有悖于节能环保大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行机械设备在处置减速、限速、位降等所采用消耗费弃机械能的控速方式作改进,研究解决的是将该部分能量由耗弃状态转换为“复用”。
对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方案特征是:1、首先对机械设备作技术上可行性分析。2、利用机械、电器原理组构成“机械能复用装置(简称装置)”,它包括操作控制、传动、储(释)能部分,具备有储存能—释放能转换功能(工作原理),与设备运转部分作相应组合。在控速制动时,“装置”储能,在后续的启动加速中储能转换为释能,输出能量。从工作原理可见,实施本方案可起到节能和减少控速部分机械磨损的双重效果。
用做“机械能复用装置”的结构形式有弹力(簧)、惯性(轮)、液(气)压以及发电电动式数种,各有特点。弹力式构造质(重)量小,能量转换效率高,成本较低,因储释能过程互为反向,传动部分相对复杂;惯性式储释能的方向一致,便于转换,但需有一套增速系统和较大质(重)量的惯性轮体;液(气)压式适用对原本有液(气)压系统的设备做改造;发电电动转换式易于控制,应用灵活,除对本机用作能量转换,还可通过线路对其它设备实现能量互补,并可应用在作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如车辆下坡路面)。实施改进时,具体选用何种形式需根据机械设备的各条件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定。
因为本发明可对多类机械设备作改进,有宽泛性,特以例作展示说明。
为解决城市公交车辆频繁制动停车耗能这一问题,经分析,车辆靠站停车的制动过程(包括下坡路面等)是不同于事故避险性制动的,前者有可预知预测性,过程较缓,如加以区别处理,即在保持原机的制动性能,不降低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加入“装置”改造后,将其机械能转换为“复用”能量,就可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目的。附图是一款弹簧结构的“机械能复用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A为储能传动部分,B为释能传动部分。
附图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做改进城市公交车辆的弹簧式“机械能复用装置”,附图是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1—联轴器 2—定力矩离合器 3—棘轮结构
A—储能传动部分 B—释能传动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珍惜能源,节约用能为出发点,选择在运转中尚存在费弃机械能的机械设备作为改造对象,从经济上有利、技术上可行来确定方案。选出与被改造设备可相应组合的结构形式,设计完成具有储能—释能转换功能的“机械能复用装置”,与被改造设备相结合,完成将费弃机械能转换为可“复用”能的效果,就是实施本方案的过程。
实施本方案,更适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就公交车辆改进为例,如果在生产厂家实施本方案,从结构和空间上作安排,不但容易做到,而且能实现规模化,可大大提高节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延松,未经吴延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