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671.5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森;郁录平;高巍;阎胜利;徐鸥明;刘洪辉;张翠;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摩擦系数 测试 装置 | ||
1.一种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4)上设置有两个后 轴承座(15)、机架(12)和限位块(26),后轴承座(15)上安装有后轴(2),后 轴(2)两端设置有后轮(16)、中部设置有速度传感器(3)和扶手轴承座(4)以 及后链轮(6)或后皮带轮,扶手轴承座(4)上设置限位板(25)、装有记录控制 开关(5)的扶手总成(13),机架(12)上设装有动态应变仪(11-1)和无纸记录 仪(11-2)的仪器箱(11),无纸记录仪(11-2)通过电缆与速度传感器(3)和记 录控制开关(5)连接,动态应变仪(11-1)通过电缆与记录控制开关(5)相连接, 机架(12)前端设装有保险杠(9)的立柱(17),立柱(17)与机架(12)之间设 置有张紧机构(10),立柱(17)下端设装有前轴(21)的前轴承座(20),前轴承 座(20)上设前轴定位机构(19)、装有导电滑环(22)的轴承盖(23),前轴(21) 的右端设前轮(1)、中部设前链轮(8)或前皮带轮和扭矩传感器(24),扭矩传感 器(24)通过导线与导电滑环(22)相连接,导电滑环(22)通过导线与动态应变 仪(11-1)相连接,前链轮(8)通过链条(7)与后链轮(6)相联或前皮带轮通 过皮带与后皮带轮相联,前链轮(8)上设前链轮定位机构(1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链轮 定位机构(18)为:在前链轮(8)上设与前轴(21)活动联接的定位销(18-1), 与定位销(18-1)连为一体的定位销导杆(18-3)外部设置前定位弹簧(18-2), 定位销导杆(18-3)安装在与前链轮(8)联接的定位安装座(18-5)上,定位安 装座(18-5)上还设置有定位手柄(18-4),定位手柄(18-4)与定位销导杆(18-3) 连为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链 轮定位机构(18)的定位安装座(18-5)的上端径向加工有凹槽,定位手柄(18-4) 的下端径向加工有凸起,定位手柄(18-4)下端凸起与定位安装座(18-5)上端的 凹槽搭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 前轴定位机构(19)与前链轮定位机构(18)的结构相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后链 轮(6)为:设置在后轴(2)上的链轮体(6-6)与至少2个齿数不相同的链盘(6-1) 连成一体,在链轮体(6-6)上加工有两个径向孔,一个径向孔内设置有堵头(6-2) 和进入后轴(2)外表面的凹槽a或凹槽b或凹槽c内的定位球(6-4),定位球(6-4) 与堵头(6-2)之间设置有后定位弹簧(6-3),另一个径向孔内设置内端进入后 轴(2)外表面长槽(d)内的定位螺钉(6-5)。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后 轴(2)外表面上的凹槽a、凹槽b、凹槽c排列在后轴(2)外表面轴向一条直线 上,长槽(d)位于后轴(2)外表面轴向。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至少2 个齿数不相同的链盘(6-1)的外径不相同,由小到大排列成塔形。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扶手总 成(13)为:上扶手杆(13-3)的上端设置有扶手手柄座(13-2)、下端设置有扶 手连接螺母(13-4),扶手手柄座(13-2)上设扶手手柄(13-1),扶手连接螺母(13-4) 下端设置与扶手轴承座(4)联接的下扶手杆(13-5)。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扶手 连接螺母(13-4)的上端轴向加工有通孔、中部加工有锥形孔;所说的下扶手 杆(13-5)上端为锥形,下扶手杆(13-5)上端设置在上扶手杆(13-3)下端的锥 形内,上扶手杆(13-3)下端设置在扶手连接螺母(13-4)中部的锥形孔内。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 轮(1)与后轮(16)的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6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