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摩擦钎焊制备双金属复合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918.3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锋;苏伟;张建勋;张军;郭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摩擦 钎焊 制备 双金属 复合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领域,涉及一种搅拌摩擦钎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金属材料是由材质不同的由基材与覆材组成的,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其焊 接质量。由于基材与覆材之间的焊接属于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所以在焊接界面很容易出 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为了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常采用适于大面积焊合的固相焊接 方法。目前,工业中常用的有轧制复合法(也称压延法)、爆炸焊复合法、扩散复合合法 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爆炸焊复合法与轧制复合法。爆炸复合法的缺点有:对环境、管理、 操作的安全性有严格要求;对生产单位的资质有严格要求,限制了其在一般生产单位的广 泛应用;边部较大区域的焊接质量差,焊后需切除;安全性差,噪声大;不适于较小面积 板材的制备或小面积焊接的工况,灵活性差。轧制复合法又分热轧法与冷轧法。热轧法的 工艺流程一般为:先对母材四周预先进行封闭焊接→放入密闭容器内→排气→加热→压延。 热轧法的优点在于高温下材料屈服强度低、对轧机要求低;缺点在于需采取复杂的且高成 本的防止界面氧化措施、能耗大、金属间化合物易增厚。冷轧法的工艺流程一般为:表面 处理→轧制复合→退火强化。冷轧复合法虽有利于防止界面氧化,但仅实现新生界面间的 紧密接触还不足以形成稳定、牢固的界面结合,轧后还需进行扩散热处理,以促使原子相 互扩散,进一步强化并稳定结合性能;另外,冷轧复合法对材料的塑性有要求,否则,在 大压下率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裂纹。
由铝材与异种金属材料(如钢或不锈钢)组成的双金属复合板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 在防腐、耐磨场合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铝/钢(Al/steel)双金属复合板主要采用“冷 轧+轧后扩散”方法制备。如上所述,对于冷轧方法,在确保界面致密性的前提下,如何 降低轧制压力,特别是如何能免除轧后扩散热处理(以便缩短流程、节约能源)应是新方 法的突破口。可行的对策是在上/下板之间预置合适的钎料,利用钎料熔化后所得的液相 易于流动的特点填充界面空隙,获得致密界面;同时,利用液相对母材的溶解作用破除母 材表面氧化膜,获得洁净界面。
然而,对于Al/steel复合系,其钎焊技术,特别是炉中钎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较为 理想的钎焊技术尚未确立,世界各国均在竞相开发之中。众所周知,对于铝材与较强异种 金属材料(如Al/steel、Al/Ti、Al/stainless steel、Al/Cu)焊接,由于传统电弧焊无法避免 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因此,电弧焊不能用于铝材与上述较强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因而钎焊成为铝材与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的主要工艺方法。这主要是由于钎焊具有加热温度 低、可避免母材熔化,因而有利于避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特别在薄板的焊接方面、熔焊 可焊性差铝材的焊接方面,钎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决定铝与异种金属材料钎焊成败的关 键在于:(A)铝材表面氧化膜的破除情况(氧化铝膜熔点高、致密、高温稳定性强,难以 破除);(B)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抑制情况。
但是,无论是现行的炉中钎焊(Furnace Brazing),还是发达国家积极研发的激光 钎焊(Laser Brazing),都存在诸多明显的缺点。
传统电阻炉炉中钎焊存在如下显著缺点(主要是冶金质量可控性差):
(1)能耗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热源来自于大电流流经发热体(如钼片、石墨等)的 焦耳热,而工件依赖发热体的辐射被间接加热;而且被加热区为整个工件,无法实现仅对 焊接区的局部加热。此外,发热体的辐射热并非能全部用于加热工件,水冷炉壁的大面积 散热也是降低热效率的重要原因。
(2)加热/冷却速度慢,耗时长:其原因在于升温过程中,一方面工件依赖发热体 的辐射被间接加热,另一方面炉膛的热惯性大,两者均限制了工件的快速升温;降温过程 中,同样因炉膛的热惯性大,且工件为整体加热,两者均使冷却速度缓慢。缓慢的加热/ 冷却速度使接头的实际高温停留时间被延长(可控性差),易使界面处生成的脆性金属间 化合物过度增厚,接头随之脆化。
(3)需钎剂、真空或氩气保护:这些措施虽有利于破除铝表面的氧化膜;改善钎料 对铝基体的润湿性;防止钎焊过程中出现新的氧化;但会增大生产成本。
(4)由于熔融钎剂、钎料(Al-Si)紊乱而不均匀的宏观填缝流动,形成夹气、夹渣 类致密性缺陷,实际钎着率低(如铝/不锈钢的钎着率只有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