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醌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3071.2 申请日: 2009-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1581694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发明(设计)人: 刘秀辉;丁珍;何月华;董存武;张凯;卢小泉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416 分类号: G01N27/416;G01N27/48;G01N27/30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正良
地址: 730070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简单、灵敏、快速的检测氢醌的电化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美白、祛斑类产品已成为护肤品中的主流产品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3亿人口的中国,祛斑美容产品每年的市场份额已超过100亿元。由于利润丰厚,生产美白、祛斑类产品的化妆品企业也不断增加。 

氢醌,对苯二酚,分子式为[C6H4(OH)2],分子量110.10,二元酚,为白色晶体,沸点286.2℃,能溶于水,并能以任何比例与醇相溶。由于氢醌具有抗氧化剂和络合剂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日用化工领域。氢醌直接作用于酪氨酸酶,阻断酪氨酸转化为多巴、多巴醌的过程,从而干扰黑色素的合成,并能阻断色斑内黑色素细胞产生新的黑色素。它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是目前惟一已知的由黑色素细胞合成的、黑色素代谢中的一种酶)活性,控制黑色素细胞代谢过程,使表皮内多巴反应阳性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从而产生可逆性的皮肤褪色,并促使已生产的黑色素释放到色斑外,起到治愈色斑、增白皮肤的作用。但氢醌有高度诱发突变和细胞毒作用,过度应用会引起黄褐病等,长期积累下来会留下可怕的疤痕,还可能对肝肾有影响。所以,建立准确、灵敏度高的方法测定祛斑类化妆品中氢醌的含量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氢醌的电化学检测方法。依靠本方法制作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对氢醌有很高的电流响应,这是在其它修饰电极上看不到的。这种方法使得我们对氢醌的检测更加灵敏、便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a.将玻碳电极分别用0.30μm和0.05μm氧化铝悬浊液的麂皮抛光成“镜面”,经乙醇、二次水超声清洗、备用; 

b.称取质量比为1∶4的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加入到玛瑙研钵中研磨10分钟,制成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然后取0.1g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放在洗净的平板玻璃上,将处理好的玻碳电极在玻璃板上轻轻磨几圈,使得大约0.001g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附着在电极表面,即制得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 

c.将玻碳电极,参比电极,铂对电极底端插入盛有5mL含有1mM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探针分子的0.1M氯化钾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检测池中,接着把玻碳电极,参比电极,铂对电极分别连接在电极接线柱上,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相连,在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选项中选择交流阻抗技术,频率范围设置为105Hz-0.1Hz,偏压设置为0.225V,运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扫描; 

d.将b步骤制得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参比电极和铂对电极共同插入盛有5mL含有1mM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探针分子的0.1M氯化钾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检测池中,接着把制得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参比电极,铂对电极分别连接在电极接线柱上,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相连,在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选项中选择交流阻抗技术,频率范围设置为105Hz-0.1Hz,偏压设置为0.225V,运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扫描; 

e.在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选项中选择循环伏安技术,设置电位窗为-0.4V-0.6V,往电化学检测池中通半小时的高纯氮气后,再将玻碳电极,参比电极,铂对电极共同插入盛有5mL含有1mM氢醌的0.1M磷酸盐缓冲溶液的电化学检测池中,运行电化学工作站,通过计算机监测其电化学响应; 

f.在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选项中选择循环伏安技术,设置电位窗为-0.4V-0.6V,往电化学检测池中通半小时的高纯氮气后,再将制得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参比电极,铂对电极共同插入盛有5mL含有1mM氢醌的0.1M磷酸盐缓冲溶液的电化学检测池,运行电化学工作站,通过计算机监测其电化学响应; 

g.选择ZSimpWin电化学交流阻抗拟合软件,采用软件中的R(Q(RW)) 电路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h.采用origin软件作图,分别绘制裸玻碳电极、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在上述c、d步骤中的含有5mL的1mM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探针分子的0.1M氯化钾电解质溶液中的交流阻抗拟合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