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多孔化学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3170.9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农跃;许利剑;李智洋;邓燕;杜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33/5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多孔 化学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磁性多孔化学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将中空玻璃管 洗净,将聚合物前躯体、石墨粉填料、磁粉与微球模板以质量比1-5∶1-6∶1- 8∶1-10充分均匀混合调成糊状,然后将所得碳糊混合物填入玻璃管内,压 实,管中央插入一根铜导线,将电极在室温下浸泡在铁离子浓度为0.1mol/L~ 1.5mol/L的引发剂溶液中,所述铁离子为Fe3+,使填充在玻璃管内的糊状混合 物发生整体聚合,最后,将电极放入搅拌的抽提剂中抽提除去微球模板,得 到磁性多孔化学电极;所述聚合物前躯体为吡咯、噻吩、苯胺、2-吡咯甲醛或 吡咯-2-羧酸;所述微球模板为粒径为2~5μ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抽 提剂为甲苯或丙酮,或所述微球模板为粒径为2~5μm碳酸钙微球模板,抽提 剂为稀盐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多孔化学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前躯体、石墨粉填料、磁粉与微球模板的质量比为2∶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多孔化学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 为三氯化铁或硫酸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多孔化学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微球模 板时抽提剂的温度为2℃~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1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