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4725.1 申请日: 2009-09-08
公开(公告)号: CN101647839A 公开(公告)日: 2010-02-17
发明(设计)人: 郭立玮;付廷明;朱华旭;潘林梅;沈强;樊文玲;董洁;王天瑶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58 分类号: A61K36/258;A61K9/72;A61P9/10;A61K31/58
代理公司: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荷英
地址: 21002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三七 皂苷 丹参 复合 干粉 吸入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干粉吸入剂,特别是一种三七总皂苷 -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及该复合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运用中药复方进行整体性治疗,是中医学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也是中 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之所在,例如复方丹参是治疗心绞痛的复方中药,治疗心绞痛有较 好疗效。在众多剂型中,吸入剂以吸入给药的方式使药物通过口腔到达肺部,具有应用 方便,吸收迅速、无肝脏首过、速释和靶向定位的特点,多用于呼吸道、肺部感染药物, 起效作用明显快于片剂。吸入剂主要包括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两种类型,目前,复方中 药的吸入剂主要是气雾剂。但中药气雾剂含有刺激性抛射剂,对人体不利,而且某些抛 射剂如氟里昂类对环境有影响而将被禁用。干粉吸入剂(dry power inhalers,DPI)也称 粉雾剂,药物以粉末状态包封于单剂量硬胶囊或多剂量贮库中,借助于干粉吸入器(即 DPI吸入装置)分配药物,不含抛射剂。干粉吸入剂靠患者自主呼吸产生的气流使药物 粉末雾化,进而使药物粉末传递到肺部。但很少有复方中药的干粉吸入剂面市。这是因 为目前的干粉剂的粉末多为物理混合组成,而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各成分粉粒因吸湿性 能的差异,在吸入过程中发生分离,从而不能各成分不能同时到达肺部,影响药效,这 是中药复方干粉吸入剂的通性。例如含三七总皂苷和丹参酮的复方中药,三七总皂苷是 水溶性物质,容易吸湿,而丹参酮则不吸湿,混合粉末在吸入过程中在呼吸道的不同位 置发生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绞痛的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它可避 免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在吸入过程中发生分离的现象,使两有效成分同时到达肺泡部位。

本发明还提供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含有三七总皂苷和丹参酮,其中三七总 皂苷为8~10重量份,丹参酮为1~2重量份,丹参酮包覆于三七总皂苷的粉粒表面。

另一种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含有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和泊洛沙姆 188(或简称P188),三种组分重量份:三七总皂苷为8~10重量份,丹参酮为1~2重 量份;泊洛沙姆188为1~3重量份;丹参酮形成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的分散体附着 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

一种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1)按比例分别称取三七总皂苷、丹参酮;

(2)将三七总皂苷溶解于水中,配成重量浓度为0.01~0.1g/ml的三七总皂苷水溶 液,喷雾干燥后制得三七总皂苷粒子;

(3)将丹参酮溶解于溶剂环己烷中,配制0.003~0.01g/ml的丹参酮环己烷溶液;

(4)在0℃-30℃温度下,将三七总皂苷粒子和丹参酮环己烷溶液混合,充分搅拌, 使丹参酮溶液包覆于三七总皂苷粒子外,同时挥发掉环己烷,制得包覆型三七总皂苷- 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

上述步骤(2)的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60℃-170℃,出口温度90℃-100℃,空 气流量600ml/min,药液进样速率0.4ml/min-0.5ml/min。

另一种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1)按比例分别称取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和泊洛沙姆188;

(2)将三七总皂苷加水溶解,配成重量浓度为0.01~0.1g/ml的三七总皂苷水溶液;

(3)用泊洛沙姆188在50℃温度下熔融,加入丹参酮,搅拌,制成溶有丹参酮的 P188溶液。

(4)将溶有丹参酮的P188溶液加入三七总皂苷水溶液中,混合,经喷雾干燥,得 混合型中药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丹参酮形成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的 分散体附着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

上述步骤(4)的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60℃-170℃,出口温度90℃-100℃,空 气流量600ml/min,药液进样速率0.4ml/min-0.5ml/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4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