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片式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070.X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史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田元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2/30;H01M2/20;H01M2/02;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片式 蓄电池 | ||
1.一种蓄电池正负极定位在“立体对角”位置1、7上,所以在实际工程中,该位置不宜过于偏离对角位置点太远,一般正负极定位点偏离1、7不得超过汇流排长度的1/4以外,使单体电池内阻基本均匀。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正负极位置在“立体对角点”1、7上,各单体电池串联时,单体电池正负极必须上下转换极性。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体电池正负极按“立体对角”位置定位,该定位点可以与整个极板成水平面态,也可缩在下方,也可以高出极板水平面,如说明书附图(4)(5)所示。
4.按权利要求1、2、3所涉及到蓄电池外壳设计,它必须与单体电池结构和理论相匹配,以符合整个电池组装要求。
5.按权利要求1、2、3、4由于极板很宽而用“多点立体对角”正负极定位也在本发明范围。如图(5)所示。
6.按权利1、2、电池外化成每槽构成“立体对角”的输入、输出,也属于本发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田元,未经史田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0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