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和多层共挤吹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013.5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辉;黄虹;李浩;林梓生;孙伟龙;蒋中成;袁汉清;林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镇鑫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47/60;B29C47/20;B29C47/08;B29C47/92;B29C47/0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6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共挤吹膜 设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制品生产设备和塑料制品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和一种多层共挤吹膜工艺。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吹膜设备生产的多层共挤复合塑料膜具有上下两面表层和若干层基层(中间层)。多层共挤吹膜设备的吹膜机头设有若干条环形流道,环形流道的数量与复合塑料膜共挤的层数相同,对应于每条环形流道设有一台挤出机,每台挤出机设有料筒和螺杆,螺杆根据物料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加料段、压缩段、计量段。工作时,各台挤出机挤出的熔融物料分别进入对应的一条环形流道,然后各条环形流道的熔融物料由环形模口间隙共同挤出,形成具有若干层复合结构的膜泡,经过吹胀、冷却定型、剖切、牵引后收卷,得到复合塑料膜。为叙述方便,在本申请文件中,将吹膜机头中与复合塑料膜表层对应的环形流道称为“表层环形流道”,将与“表层环形流道”对应的挤出机称为“表层挤出机”;将吹膜机头中与复合塑料膜基层对应的环形流道称为“基层环形流道”,将与“基层环形流道”对应的挤出机称为“基层挤出机”
现有多层共挤吹膜设备生产出来的多层共挤复合塑料膜的表层都是光滑的。当这些复合塑料膜使用在一些需要表面摩擦力的场合(例如铺设在水库坝、斜坡表面等),就必须对复合塑料膜的表面再进行粗糙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粗糙面。现有形成粗糙面的方式,有的是在复合塑料膜光滑表层上再不规则地喷射上熔融塑料物料使其表面形成不规则浮点,还有的是利用花辊再在复合塑料膜表面压出凹凸点,但上述方式不但工序复杂,成本高,而且浮点和光滑表面的粘结力低,浮点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和一种多层共挤吹膜工艺,它们可以直接生产出表面粗糙的多层共挤复合塑料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包括吹膜机头、冷却装置、定型装置、剖切装置、牵引装置、卷取装置,吹膜机头设有环形模口间隙和两条表层环形流道、若干条基层环形流道,每条表层环形流道对应连接有一台表层挤出机,每条基层环形流道对应连接有一台基层挤出机,各表层挤出机和基层挤出机分别设有料筒和螺杆,各螺杆依次设有加料段、压缩段、计量段,其主要特点在于,其中一台或两台表层挤出机的螺杆在计量段后面还设有加气段,加气段的螺槽深度大于计量段的螺槽深度,在加气段对应位置的料筒侧壁还开设有气体输入口,气体输入口连接有气体输入设备。
较好的是,螺杆加气段的螺槽深度相当于计量段的螺槽深度的2~7倍。
更好的是,螺杆加气段的螺槽深度相当于计量段的螺槽深度的3~5倍。
所述设有加气段的表层挤出机对应的表层环形流道设有弧形小挡块。
一种多层共挤吹膜工艺,用两台表层挤出机和若干台基层挤出机分别将塑料原料加热熔融、在压缩段压缩、在计量段计量后,将各台表层挤出机的熔融物料挤入对应的表层环形流道,将各台基层挤出机的熔融物料挤入对应的基层环形流道,然后各表层环形流道和基层环形流道的熔融物料由环形模口间隙共同挤出形成膜泡,经过吹胀、冷却定型、剖切、牵引后收卷;其主要特点在于,其中一台或两台表层挤出机中的熔融物料在压缩段压缩、在计量段计量后还再输送到加气段,熔融物料的压力在加气段下降,同时由气体输入设备向所述表层挤出机料筒侧壁的气体输入口输入稳定气体,熔融物料与稳定气体混合后才挤入所述对应的表层环形流道。所谓“稳定气体”,是指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熔融物料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所述稳定气体可以为N2、CO2、He、Ne、Ar中的一种。
较好的是,熔融物料的压力在加气段下降到15~25MPa。
熔融物料在计量段的压力控制在30~50MPa。
利用弧形小挡块将所述加入稳定气体的表层挤出机对应的表层环形流道的其中一段遮挡,使膜泡挤出时,膜泡表层缺失一段弧形段,而在该弧形段露出光滑的基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的设备和工艺,由于可以在一面或两面表层的熔融物料中混入稳定气体,所以生产出来的复合塑料膜表层具有密集的小气孔,因而可以直接形成单面或双面的粗糙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镇鑫,未经马镇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