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油舱热油循环管路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592.9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边泰;杨志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4 | 分类号: | B63J2/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祥;施性清 |
地址: | 51071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舱 热油 循环 管路 改进 结构 | ||
1.货油舱热油循环管路改进结构,包括位于货泵舱(6)的热油进油主管 路(1)、热油回油主管路(2)、热油进油集管(3)和热油回油集管(4)以及 位于沥青罐舱(7)并接通所述热油进油集管(3)和热油回油集管(4)的热 油回路(5),所述沥青罐舱(7)位于所述货泵舱(6)的两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油进油集管(3)和热油回油集管(4)分别为两个且平行布置,所述两 个热油进油集管(3)同时与所述热油进油主管路(1)接通,所述两个热油回 油集管(4)同时与所述热油回油主管路(2)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油舱热油循环管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货泵舱(6)的每侧的沥青罐舱(7)各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油舱热油循环管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每个沥青罐舱(7)内包括两个所述热油回路(5);所述每个热油进 油集管(3)和热油回油集管(4)各连接八个热油管接口,分别与所述热油回 路(5)两端连接形成沥青舱热油回路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5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