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压缩机的压力控制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1670.7 | 申请日: | 200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8/24 | 分类号: | F04C28/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压力 控制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压缩组件(12)和电机组件(13),
壳体内部被压缩组件和电机组件分隔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压缩组件和壳体之间的储油腔(112)、位于电机组件和壳体之间的第一电机腔(113)以及位于压缩组件和电机组件之间的第二电机腔(140),
电机组件包括转子(15)和定子(14),转子端部设置有转子端环,
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6)、主轴承(19)、副轴承(110)和偏心曲轴(111),偏心曲轴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125),中心孔与储油腔相通,
其特征是转子端环上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套帽(126),套帽与转子端环相接,套帽与转子端环共同围成端环空间,套帽上设置有开孔(220)与第一风叶(217),开孔和第一电机腔或第二电机腔相通,端环空间与中心孔的一端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压缩机为卧式旋转压缩机,转子(15)的左端设置有左侧转子端环(115a),套帽(126)设置在第一电机腔(113)内,套帽的基部与左侧转子端环相接,套帽与左侧转子端环共同围成左端环空间(121),偏心曲轴(111)中的中心孔(125)为贯通孔,该中心孔的一端连通左端环空间,
副轴承(110)和油帽(114)位于储油腔(112)内,油帽与副轴承的中心套接,油帽的上部通过孔或管与储油腔的上部气体空间连通,油帽与中心孔(125)的另一端连通,
套帽上设置有一个以上顺着转子转动方向形成的第一风叶(217),第一风叶的旁边设置有开孔(220),开孔与第一电机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套帽(126)上设置有左侧平衡块(120a),套帽的基部设置有帽檐(126.1),左侧平衡块压接在帽檐上,定位柱(118)的一端依次穿过左侧平衡块和帽檐后,固定在左侧转子端环(115a)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压缩机为卧式旋转压缩机,转子(15)的右端设置有右侧转子端环(115b),套帽(126)设置在第二电机腔(140)内,套帽的基部与右侧转子端环相接,套帽的中央设置有定位孔(223),定位孔穿套在偏心曲轴(111)上,套帽、右侧转子端环和偏心曲轴共同围成右端环空间(222),偏心曲轴中的中心孔(125)为盲孔,该中心孔的一端通过设置在偏心曲轴上的旁通孔(221)与右端环空间相通,
副轴承(110)和油帽(114)位于储油腔(112)内,油帽与副轴承的中心套接,油帽的上部通过孔或管与储油腔的上部气体空间连通,油帽与中心孔(125)的另一端连通,
套帽上设置有一个以上顺着转子转动方向形成的第一风叶(217),第一风叶的旁边设置有开孔(220),开孔与第二电机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套帽(126)上设置有右侧平衡块(120b),套帽的基部设置有帽檐(126.1),右侧平衡块压接在帽檐上,定位柱(118)的一端依次穿过右侧平衡块和帽檐后,固定在右侧转子端环(115b)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孔(223)的内径与偏心曲轴(111)的外径之间的距离(d)小于或等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压缩机为卧式旋转压缩机,该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排气通道设置在储油腔(112)、第一电机腔(113)或第二电机腔(14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压缩机为立式旋转压缩机,转子(15)的上端设置有上侧转子端环(315a),套帽(126)设置在第一电机腔(113)内,套帽的基部与上侧转子端环相接,套帽与上侧转子端环共同围成上端环空间(321),偏心曲轴(111)中的中心孔(125)为贯通孔,该中心孔的一端连通上端环空间,中心孔的另一端与储油腔(112)连通,
套帽上设置有一个以上顺着转子转动方向形成的第一风叶(217),第一风叶的旁边设置有开孔(220),开孔与第一电机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6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氰氟草酯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进单出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