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4282.4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平;付建平;蔡正才;杨术平;贾磊;刘勇;祝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述奇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湖南省沅江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颡鱼 人工 繁殖 方法 | ||
1.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
(1)亲鱼选择: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的个体,且雌鱼体重75g-100g、雄鱼体重125g-150g的天然野生II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本,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1∶1.1的比例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
(2)亲鱼培育:水温12c°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00kg,池塘水深1.4米-1.6米;
(3)人工催产:
a.催产时间:待池塘水温在23c°以上时,进行人工催产;
b.鱼巢的设置:在产卵池的底部筑建洞穴,洞穴直径为40cm-60cm,深度为55cm-65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40%-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
c.催产药物及剂量: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LRH-A2 8-10μg、HCG 400IU、DOM 4-5mg;
d.注射方法及时间: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可,进针深度为0.9cm-1.1cm;
采用二次注射方法:第一次只注射雌鱼且只注射LHRH-A2;第二次注射于第一次只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HCG、DOM,对雄鱼注射HCG、DOM且注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1ml;
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效应时间为25小时-30小时,催产水温23℃-26℃;
c.取卵: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长而亲鱼食卵;
(4)鱼苗孵化: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苗;其中:
a.孵化槽设计:为长方形槽,槽内壁平整;在槽长的两长边内壁安装直径1.5cm-2.5cm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5cm-10cm设置孔径为0.15cm-0.25cm的喷水孔,并使所述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40°-50°角喷水,进行流水孵化;喷水的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2.5m;孵化槽出水口用80目尼龙纱窗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
b.孵化管理:孵化用水经60目-80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突;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状,略呈红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孵化槽为长5-8m、宽1m的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产卵巢由50目聚乙稀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孵化过程中,及时检查鱼卵,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述奇,未经杨述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2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