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文件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6263.5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祝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153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文件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文件管理系 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文件的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然而, 常见的文件信息化管理还局限于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在有形的文件、资料和图 片等的文件管理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大量管理还处于人工或者半 人工的状态,例如在文件或资料的各个管理环节上,需要人工录入、归档和监 督其使用。这样常常会造成文件管理上的混乱与不便,错误、遗漏和管理失效 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以至于发生资料被盗,被随意复制、泄密甚至被篡改等 情况,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
此外,在文件的防伪方面,现行的几种文件防伪技术,如在文件上加水印 或者使用全息图标签等以前需要花费很高代价才能复制的技术手段,现在已经 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实现,从而失去了其作为防伪手段的价值;而其它一些手段 如采用特殊墨水或者DNA标签等技术则需在实验室条件下鉴定其真伪,不具 备现场操作性。
随着数字安全技术的发展,数字签名及支持其验证的支持架构已经形成。 该技术是利用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使文件的数字特征能被证明是来自某产生 源而该数字特征未被篡改。这种技术被大量用在网络和计算机中传递无形文件 时对文件整体性及来源进行验证,而在实体文件和资料中的应用却少有涉及, 也没有较为完善的文件管理系统确保文件和资料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文件管理系统,该系统能使有形的 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实现全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中的文件信息、数量以及流通 状况,便于用户查找,且能够防止文件被不当使用甚至篡改、外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文件管理系统,包含:
中央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文件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存取、管理、和记录;
文件,其上设置有第一射频电子标签;
文件收纳装置,用以存放所述文件,其上设置有第二射频电子标签;
文件管理装置,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相连,用以管理所述文件和文件收纳 装置,所述文件管理装置内设置有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相 连的天线;
文件处理装置,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相连,用以对所述文件进行操作处理, 所述文件处理装置内设置有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相连的 天线;
文件监视装置,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相连,用于对所述文件在规定范围内 进行监视;
文件收发装置,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相连,用于在所述文件的初始发放及 后续使用和传递时对文件上的第一或第二射频电子标签中的数据进行读写;
身份识别装置,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相连,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以及操作 权限;
报警装置,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相连,当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发生异常或出 现违规操作时发出警报并产生相应记录存储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射频电子标签内记录有文件加密信息,这些文件加密信息 可以是文件编号、机密等级、文件加密方法及其密钥中的一种或多种。文件的 内容根据所述第一射频电子标签内记录的文件加密方法进行加密处理,文件加 密方法可以为采用特定波长光线的反光油墨书写文件或采用不同顺序模板加 密处理文件。
所述文件为记录有文字、图像或声音的有形载体,例如手写资料、印刷品、 照片、光盘或数字存储器等。所述第一射频电子标签设置在文件的边缘并向外 部延伸,以便于查找和识别。所述文件收纳装置为文件夹、文件袋、像册、磁 带盒、光盘包或盒。所述第二射频电子标签可以设置于文件收纳装置的开启部 位且将文件收纳装置封闭,开启文件收纳装置会使所述第二射频电子标签的一 部分脱离文件收纳装置或使所述第二射频电子标签损坏,或者与第一射频电子 标签类似,将第二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所述文件收纳装置的边缘并向外部延 伸。第一射频电子标签和第二射频电子标签上带有可控发光器件,如LED。为 了减小干扰,第一射频电子标签和第二射频电子标签可采用具有弱互藕和弱互 影响失调天线的射频电子标签或者多频电子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公交车用钱币整理箱
- 下一篇:基于二代身份证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