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9924.X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苏娟;单磊;柳润辉;李慧梁;沈云亨;徐希科;李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17/00 | 分类号: | C07J17/00;C07J21/00;A61K31/58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巍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杉 内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新冷杉三萜内酯A、B、C、D、E或F,分别具有如下结构式:
新冷杉三萜内酯A 新冷杉三萜内酯B 新冷杉三萜内酯C
新冷杉三萜内酯D 新冷杉三萜内酯E 新冷杉三萜内酯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新冷杉三萜内酯A、B、C、D、E、F,分别具有如下性状:
化合物新冷杉三萜内酯A为无色针状结晶,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469.3315[M-H]-,分子式为C30H46O4;
新冷杉三萜内酯B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495.3463[M+Na]+,分子式为C30H48O4;
新冷杉三萜内酯C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491.3154[M+Na]+,分子式为C30H44O4;
新冷杉三萜内酯D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465.2988[M-H]-,分子式为C30H42O4;
新冷杉三萜内酯E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465.3032[M-H]-,分子式为C30H42O4;
新冷杉三萜内酯F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467.3183[M-H]-,分子式为C30H44O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提取:将秦岭冷杉干燥枝叶粉碎,以75~95%乙醇8~20倍体积W/V 回流提取1~3次,每次2~3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流浸膏相当于1ml含秦岭冷杉0.8-1.2g,流浸膏加水1~3倍量W/V稀释后,以氯仿0.5~2倍量V/V萃取3~5次,得到氯仿部位;
(2)分离:将上述氯仿部位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100∶0~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分别收集含有以上化合物的流分,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以体积比为1∶1的氯仿/甲醇洗脱,最后经C18反相柱层析,以体积比6∶4~10∶0的甲醇/水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分别得到新冷杉三萜内酯A、B、C、D、E、F。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辅料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9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