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甲氧基黄酮醇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2216.1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涛;苏丹青;薛萍;袁西伦;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凯医药化工中间体(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8 | 分类号: | C07C69/78;C07C67/293;C07C67/14;C07D31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基 黄酮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5-甲氧基黄酮醇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天然酚性化合物。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抗肿瘤、舒张血管等多种药理活性。
由于黄酮具有广泛且良好的药理活性,人们对其化学合成进行了探索。
5-甲氧基黄酮醇是一类重要的黄酮化合物。在合成5-甲氧基黄酮醇时,一种方法是通过经典的Algar-Flynn-Oyamada反应,氧化2’-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然而该方法主要得到2-苯亚甲基-4,6-二甲氧基苯并二氢呋喃-3-酮,而不是预期的5,7-二甲氧基黄酮醇(J.Am.Chem.Soc,70(5),1686-1689,1948)。
H.Mohindra Chawla和S.Kumar Sharma在光照下通入氧气,得到了31%的2-苯亚甲基-4,6-二甲氧基苯并二氢呋喃-3-酮和42%的5,7-二甲氧基黄酮醇,然而产物很难分离(Tetrahedron,46(5),1611-1624,1990)。
Virinder S Parmar等在真空、160~180℃下,将ω-苯甲酰氧-4,6-二甲氧基-2-羟基苯乙酮与苯甲酸酐、苯甲酸钠反应,制得了5,7-二甲氧基黄酮醇(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32B,244-256,1993)。然而,该方法的反应条件十分苛刻,对设备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简便高效且反应条件温和的制备5-甲氧基黄酮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且反应条件温和的制备5-甲氧基黄酮醇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2化合物,其结构如下:
式中,R为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C2-C6脂肪酰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制备所述的式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惰性溶剂中,将强碱与式4化合物反应,形成酚盐,然后将所述酚盐用苯甲酰氯酯化,再在强碱存在下重排,从而形成式2化合物。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强碱选自下组:叔丁醇钾、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氨基钠、氨基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苯、甲苯、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中或其组合。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0℃~110℃(较佳地10~100℃),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较佳地为1~12小时)。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5-甲氧基黄酮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式2化合物闭环,形成式3化合物;
式中,R为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C2-C6脂肪酰基;和
(c)在碱的水溶液中,使式3化合物水解脱去保护基苯甲酰基,形成式1所示的5-甲氧基黄酮醇:
式中,R定义如上所述。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步骤(b)的闭环反应中,酸催化剂选自下组:硫酸、盐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或Lewis酸或其组合。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闭环反应的温度为30~130℃,较佳地为40℃~120℃。
在另一优选例中,闭环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较佳地为2~8小时。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在步骤(c)中,所述的碱水溶液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在步骤(c)中,在脱去保护基的反应温度为20~100℃(较佳地为20℃~80℃),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较佳地为2~8小时)。
在另一类优选例中,所述方法在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a):
(a)在惰性溶剂中,将强碱与式4化合物反应,形成酚盐,然后将所述酚盐用苯甲酰氯酯化,再在强碱存在下重排,从而形成式2化合物;
其中,强碱选自下组:叔丁醇钾、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氨基钠、氨基钾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凯医药化工中间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欣凯医药化工中间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