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酸钾去除废水中苯胺的预处理工艺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025.7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薛罡;刘亚男;龚清杰;高品;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C02F1/5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酸钾 去除 水中 苯胺 预处理 工艺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去除废水中苯胺的预处理工艺及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铁酸钾去除废水中苯胺的预处理工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苯胺是常用于染料制造、印染、橡胶、制药、塑料和油漆等的重要原料。它是一种剧毒化学品,被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在工业废水的排放时须对其进行严格控制,GB3838-2002规定地表水源苯胺的排放上限为0.1mg/L。目前处理苯胺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生物法、高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超临界氧化)。
吸附法主要利用活性炭、树脂、膨润土、粉煤灰和炉渣等的吸附作用吸附废水中的苯胺。其中活性炭、超高交联树脂对苯胺的吸附效果较好,但成本过高,有二次污染问题。膨润土、粉煤灰和炉渣等吸附材料对苯胺的吸附效果较差,不能满足有效去除废水中苯胺的要求。
由于苯胺为剧毒化学品,其对生物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常规的生物处理很难处理含苯胺的废水,周军等对生物降解苯胺的极限研究表明,其生物降解极限质量浓度为0.025mg/l。在工程菌培养方面,有大量苯胺降解菌的分离与培养的研究,其对苯胺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菌种培养费用高,经济上不可行。
高级氧化法主要有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超临界氧化等,其对苯胺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处理成本偏高,二次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铁酸钾去除废水中苯胺的预处理工艺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利用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将难降解的苯胺氧化为一系列的脂肪烃,从而提高后续工艺的生化处理效率,解决了其它工艺中普遍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并且在混凝区中加入网格状架板,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在混凝区与沉淀区之间增加过渡区,并增设网格状隔板,以提高沉淀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高铁酸钾去除废水中苯胺的预处理工艺方法,包括:
(1)将待处理废水与高铁酸钾于管式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管道内过水流速为0.8~1.0m/s;
(2)充分混合后的废水进入拆板式混凝池进行反应,时间为30min;
(3)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池上升流速为10~15mm/s,沉淀后的出水进入常规生化系统。
所述步骤(1)中的高铁酸钾的投加量与废水中苯胺的摩尔比为1∶1,且高铁酸钾的投加量随着废水中其他有机物的存在而增加;
所述步骤(1)中的高铁酸钾是通过次氯酸钾法制备而得,具体包括:控制体系反应温度在10℃左右,在ClO-初始浓度为137.3g/L,铁盐投加量为化学反应式计量的30%及反应时间为1小时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纯度为96.4%的高铁酸钾晶体。
一种高铁酸钾去除废水中苯胺的预处理设备,由进水管,提升泵,连接管道,进药管,计量泵,加药管,管式混合器,连接管道和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组成,进水管于左端连接提升泵,提升泵右侧连接连接管道,所述的进药管于左端连接计量泵,量泵右侧连接加药管,所述的连接管道和加药管分别连接管式混合器,所述的管式混合器右侧连接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右侧连接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
所述的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由网格状架板,混凝反应区,过渡区(19),排泥管,多孔隔板,沉淀池底部,斜板沉淀区,清水区,排水槽和排水管组成。
所述的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上部从左至右分别为混凝反应区,混凝反应区)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网格状架板,网格状架板下部连接排泥管。
所述的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右侧为过渡区,所述的过渡区下部连接多孔隔板。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右部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水区,斜板沉淀区和沉淀池底部,所述的清水区右侧连接排水槽。
待处理含苯胺废水经进水管由提升泵抽吸并打入管式混合器,在管式混合器中与经进药管由计量泵打入管式混合器中的高铁酸钾充分混合。
苯胺废水和高铁酸钾混合液体流经连接管,进入混凝反应区,由上至下分别经过网格状架板、架板,然后进入混凝反应区,由下至上分别经过网格状架板、架板,再进入混凝反应区,由上至下分别经过网格状架板、架板,进而进入混凝反应区,由下至上分别经过网格状架板、架板,再进入混凝反应区,由上至下分别经过网格状架板、架板,最后进入混凝反应区,由下至上分别经过网格状架板、架板,完成整个反应过程。
充分反应的废水由上至下流经过渡区,穿过网格状隔板,进入沉淀池底部,由下至上分别经过斜板沉淀区和清水区,然后进入排水槽,最后经排水管排出,混凝沉淀一体式装置中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叉车砖垛夹
- 下一篇:IC编带自动检漏填补封装机的封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