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3316.6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炎平;赵永生;谭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3/90 | 分类号: | E02F3/90;E02F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吸式 挖泥船 架式 型钢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背景技术
现代大型绞吸式挖泥船通常采用钢桩台车系统进行移位,台车系统通过行走油缸的推拉进行运动,通过台车行程发送指示信号准确控制前移距离,因而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蒋如宏等人在《船舶工程》2007年第3期第41页上发表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台车系统的设计研究”,该文中介绍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台车定位装置的系统原理及组成,其中关于行走子系统:由行走油缸、前行走轮及轮架、后行走轮组及轮架、前后水平导向轮等部件组成。行走油缸是台车前后移动的驱动源。前端两只行走轮可以分别绕中间轴微转,后端左右各两只行走轮可以分别绕一个轴前后方向微转,六只行走轮构成一个自平衡系统,在左右轨道稍有变形情况下不会发生自锁现象。
上述台车系统一般适用于风浪较小的施工条件,此时轨道变形较小,台车系统可以微调行走轮轮心高度以适应轨道变形;但是在比较恶劣的施工条件下,台车系统所受的外力急剧加大,轨道变形也随之增大,上述台车系统便不能适应,严重者可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既可以使两行走轭架可绕平衡梁转轴转动,以抵制轨道变形;又可以使两行走轭架可绕墙架转轴转动,以抵制轨道纵向变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船体、钢桩、行走油缸、轨道、台车主体结构、行走轭架、缓冲装置,轨道与船体相连,行走油缸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行走油缸另一端和船体连接,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缓冲装置下端和轨道平面接触,行走轭架与台车主体结构连接。
行走轭架包括若干行走滚轮、滚轮转轴、墙架转轴、平衡梁、滚轮墙架、平衡梁转轴,墙架转轴与平衡梁转轴垂直、共面,墙架转轴垂直于轨道,平衡梁转轴平行于轨道,滚轮转轴和墙架转轴平行,
平衡梁转轴端部与台车主体结构连接,台车主体结构与平衡梁转轴之间可转动连接;滚轮转轴端部与滚轮墙架连接,滚轮转轴与滚轮墙架之间可转动连接,
行走滚轮与滚轮墙架通过滚轮转轴铰链连接,行走滚轮和滚轮转轴之间可转动连接;滚轮墙架和平衡梁通过墙架转轴铰链连接,墙架转轴与平衡梁之间可转动连接。
所述行走轭架包括第一行走轭架、第二行走轭架,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相同,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对称地设于台车主体结构的两侧,且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分别通过平衡梁转轴与台车主体结构铰链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的轮心和第二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的轮心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行走油缸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通过法兰连接,行走油缸为双作用油缸。
所述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轨道包括两条,均焊接在船体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行走油缸推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时,台车主体结构与两行走轭架通过平衡梁转轴铰链,因此两行走轭架可绕台车主体结构转动,即可以随左右两边轨道高度差变化自行调节两边行走滚轮的高度位置,以适应轨道变形要求;同时,滚轮墙架和平衡梁通过墙架转轴铰链,从而滚轮墙架可绕墙架转轴转动,达到适应轨道纵向变形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结构紧凑合理,承载力大,具有很强的轨道变形适应能力。行走滚轮在行走过程中可根据轨道的情况自行调节位置,保证各行走滚轮始终与轨道接触,均匀承载,有效地延长了行走滚轮的适用寿命,同时将外力均匀地传递给船体结构。采用了缓冲装置,使得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分别接触轨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当外界风浪力较大时缓冲装置可以避免行走滚轮直接撞击轨道,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适合于大型绞吸式挖泥船,使其即使在比较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本发明绕平衡梁转轴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绕墙架转轴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操作系统资源
- 下一篇:电动机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