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沟槽超级PN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4260.6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龚大卫;马清杰;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沟 超级 pn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种深沟槽超级PN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积在衬底上的单一厚外延层;
形成在所述单一厚外延层中的深沟槽,所述深沟槽的特征尺寸为0.4微米-6微米,深度为10微米-80微米,角度为80度-90度;
形成在所述深沟槽中的沿深沟槽方向的超级PN结,所述超级PN结为重掺杂的多晶硅;
填充在所述深沟槽中的氧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级PN结的结深为0.2微米-8微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底为N+或P+衬底;
所述重掺杂的多晶硅为重掺杂的P型或N型多晶硅,沉积的厚度为微米,且在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推进。
4.一种深沟槽超级PN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沉积单一厚外延层;
在所述单一厚外延层中形成的深沟槽,所述深沟槽的特征尺寸为0.4微米-6微米,深度为10微米-80微米,角度为80度-90度;
在所述深沟槽中沿深沟槽方向推进重掺杂的多晶硅形成超级PN结;
在所述深沟槽中填充氧化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级PN结的结深为0.2微米-8微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衬底上沉积单一厚外延层包括:
在N+或P+衬底上沉积单一厚外延层;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一厚外延层中形成的深沟槽包括:
生长热氧化层;
沉积氮化硅;
沉积等离子体增强氧化层;
光刻、刻蚀以上三层至所述衬底;
去胶,并以以上三层作为硬掩模刻蚀深沟槽,并湿法腐蚀掉氮化硅表面剩余的等离子体增强氧化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深沟槽中沿深沟槽方向推进重掺杂的多晶硅形成超级PN结包括:
在所述深沟槽中沉积的重掺杂的P型或N型多晶硅;
在1150℃下推进200分钟,形成沿着深沟槽方向结深;
将的重掺杂的P型或N型多晶硅完全氧化。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沟槽超级PN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深沟槽中填充氧化层包括:
在深沟槽中填充氧化层并致密化;
通过化学机械研磨,以氮化硅为化学机械研磨的终止层,研磨掉氮化硅上面的氧化层;
通过热磷酸将氮化硅全剥;
用氢氟酸将硅表面的热氧化层去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2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