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运输机平台的供电特性测试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5655.8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邵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42 | 分类号: | G01R3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运输机 平台 供电 特性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电源系统,尤其涉及飞机机载状态下的电源系统机上供电特性试验。
背景技术
目前对飞机机载状态下的电源系统机上供电特性进行试验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一.基于地面模型的试验;
二.基于真实飞行的实验。
前者的实验由于完全基于地面的飞机模型进行,而其硬件与真实飞机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因此误差较大。而后者虽是完全基于真实飞机在飞行状态下进行,但功耗交大,浪费了人力物力。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运输机平台的供电特性测试方法和装置,其介于地面模型的实验和基于真实飞行的实验两者之间,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输机平台的功能特性测试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模拟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模拟飞机的机载状态;
b.提供动力源;
c.进行功能特性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测试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供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供电特性的符合性;
-供电特性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协调性;
-电气系统的故障与保护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模拟飞机机载状态的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d.比较所述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与实际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
e.如所述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与实际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的误差超过预定阈值,则判断并分析该误差对功能特性测试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多项:
-发电机驱动装置的转速范围;
-发电机驱动装置的硬度;
-发电机驱动装置的最大加速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输机平台的功能特性测试的装置,其中,包括:
模拟装置,其用于模拟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和模拟飞机的机载状态;
动力装置,其用于提供动力源;
功能测试装置,其用于进行功能特性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测试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供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供电特性的符合性;
-供电特性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协调性;
-电气系统的故障与保护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装置还用于:分别模拟飞机机载状态的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较装置,用于比较所述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与实际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
判断分析装置,如所述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与实际运输机的发电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的误差超过预定阈值,则其用于判断并分析该误差对功能特性测试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一个或多个驱动特性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多项:
-发电机驱动装置的转速范围;
-发电机驱动装置的硬度;
-发电机驱动装置的最大加速度。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地对飞机机载状态下的电源系统机上供电特性进行试验,并且误差较小,功耗较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结合附图对非限定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和突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装置或步骤特征。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于运输机平台的功能特性测试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于运输机平台的功能特性测试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于运输机平台的功能特性测试的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将在以下内容中参考附图详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实施本发明的这些或其他的改进和变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虽然飞机型号的不同可能导致飞机的具体参数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无法脱离下文中将详细论述的本发明的核心思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