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支全棉纱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6489.3 申请日: 2009-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1994185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王道明;庄陆军;尤峰;何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飞龙纺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2G3/22 分类号: D02G3/22;D02G3/02;D02G3/04
代理公司: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郑玮
地址: 20024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超高 棉纱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支全棉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超高支全棉色纱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支纯棉色纱是近几十年来纺织产品发展的方向,纯棉高支色纱面料是现代高雅与昂贵服装的基础,随着世界纺纱历史的变迁,纺织机械的推陈出新,高科技手段和纳米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人们不再把精梳100S和所生产的织物当成稀世之宝,更高目标与方向是将纯棉高支纱向180S及以上推进,以此带来纺织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逐步改变人们对时尚潮流滞留的旧观念,引导并激发人们去思考特高支色纱(180S以上纱支)的开发生产以及特高支色纱织物组织的生产发展,目前我国纯棉高支色纱的生产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日本、意大利、法国的差距较大,改进技术装备、提高纺纱质量水平,提高纺纱支数,降低劳动强度是我国纺纱行业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对于精梳180S~200S纯棉色纱,原棉中的棉结、带纤维籽屑、杂质在纺纱过程中均有极大的危害,这是精梳180S~200S粗纱、细纱、络筒制造过程中的障碍,一方面对牵伸的控制带来不利,另一方面是在加捻、卷绕过程中易产生弱环,导致缠罗拉、缠皮辊的产生,断头率剧增,在精梳180S~200S纯棉色纱对原料的要求中,对于短绒率绝必须把28mm以下的纤维视作对纺精梳180S~200S纯棉色纱原料中的短纤维才有利于其棉纱的制作,对于其传统的原料属性标准划分我们均不能作为依据来指导,只有根据精梳180S~200S纯棉色纱的需要制定原棉的物理指标,才有利于纺纱的顺利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支数全棉纱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高支全棉纱线,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棉纤维的物理指标如下:纤维长度38-40mm,带纤维籽屑<500cnt/g,马克隆值3.3-3.5ug/inch2,整齐度>88%,纤维细度>130dtex,强力>40CN/tex,伸长率>6.8%,短绒率<6.5%,棉结<120cnt/g,长度变异系数(CV)<30%,成熟纤维>85%,不成熟纤维<5%,纺成180~200英支的全棉纱线。

其中,纤维束的强力是保证纤维在牵伸、梳理、分梳、加捻过程中伸直、平行凝集的关键,只有强力达到满足才能减少断头率。其次,原棉中的棉结、带纤维籽屑、杂质在纺纱过程中均有极大的危害,需根据超高支全棉纱线的生产工艺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所述短绒率是指纤维长度小于28mm的短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全棉纱线的强力为61.2CN/tex,强力变异系数为16.89%,伸长率为4.96%,捻度变异系数为4.54%。

制备上述超高支全棉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清梳联工序:依次包括抓包、一次开棉、混棉、二次开棉、除杂和梳棉工序,其中一次开棉采用梳针打手,速度960r/min,梳棉机盖板锡林和道夫针布采用矮而密金属弹性针布,刺辊采用密齿针布,二次开棉的刺辊速度600r/min,梳棉机喂棉罗拉与刺辊隔距40/1000英寸,刺辊与锡林隔距8/1000英寸,活动盖板与锡林隔距8、9、10/1000英寸,锡林速度520r/min,盖板速度300m/min,道夫速度800r/min,刺辊速度960r/min,输出速度80m/min,重量控制15g/5m;

2)精梳工序:采用锡林角度为110°,顶梳密度为300针/100mm,喂给长度为5.2mm,车速300钳次/min;

3)并条工序:采用按顺牵伸工艺配置,一道并条工艺,6根并合,初牵伸倍数为1.75倍,总牵伸倍数为8.02倍,罗拉隔距49×48×51mm,前罗拉速度150rpm/min,棉条定重11.22g/5m;

4)粗纱工序:锭速600rpm/min,罗拉隔距41×55×69mm,初牵伸倍数为1.19倍,总牵伸倍数为6.3倍,粗纱捻系数105-110,粗纱定重为1.78g/5m;

5)细纱工序:捻系数410,钢领直径38mm,皮圈的皮辊硬度为63度,锭速为8500rpm/min,钢丝圈型号采用15/0型,总牵伸为114.95,初牵伸倍数1.16-1.25倍,钳口隔距为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龙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龙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