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纳米TiC0.5N0.5的高焊接性能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540.4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兴;熊计;陈建中;熊素建;吴悦梅;杨梅;张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纳米 tic sub 0.5 焊接 性能 硬质合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添加纳米TiC0.5N0.5的高焊接性能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刀具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是以难熔金属碳化物(如WC,TiC)为硬质相,以铁族金属元素(Fe、Co、Ni)作为粘结相,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多相材料。硬质合金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但硬质合金价格昂贵。而且,在许多零部件在使用时并不需要整体都用硬质合金制造。所以,为扩大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降低硬质合金制品的成本,将硬质合金与韧性较好、强度较高、加工性能优异的、廉价的钢连接起来使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焊接式硬质合金刀片在机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虽然目前机夹刀具渐渐代替了绝大多数焊接式刀具,例如瑞典焊接刀具占10%美国、日本和德国占20%,但是在我国焊接式刀具还用得较多。
分析硬质合金与钢的焊接,加热和冷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过程。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其热胀冷缩的程度是由该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决定的。线膨胀系数越大,热胀冷缩的程度越大。在20~900℃温度内,硬质合金的线膨胀系数为:YT类(4~7)×10-6,YG(5~7)×10-6,钢(11~14)×10-6。可见硬质合金与钢的线膨胀系数相差悬殊。因此,在焊接过程中,两者的热胀冷缩程度也相当悬殊。因为硬质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约为钢的一半,所以,在焊接的高温下冷却后硬质合金的收缩量要比钢小一半左右。但实际上硬质合金刀片与钢刀杆焊接后通过焊缝牢固地联接在一起,刀片与刀杆之间的自由收缩受到限制,从而在线膨胀系数大的钢在焊缝附近产生拉应力,而焊缝处线膨胀系数小的硬质合金受压应力。拉应力和压应力的综合作用必将引起硬质合金和钢的变形,甚至产生裂纹、形成空穴、裂纹和断裂等失效行为。因此硬质合金这种线膨胀系数与钢相差很大、高硬度、低塑性的多孔隙材料在焊接中,表现出极大的裂纹倾向,必须考虑消除应力问题。
目前各使用采用的焊接加热方式有炉子,(油炉、焦炭炉、电炉)加热、氧乙炔气体加热、电接触加热及高频感应等,其中最为理想的是高频感应加热焊接。因为高频感应加热温度比较均匀,热传递稳定性好,操作容易而且焊接后的刀片表面残余应力较小,减少了刀片焊接裂纹的产生。但是由于焊接热残余应力非常大,实际生产中YT15,YT5,YG8,YG6等许多牌号的硬质合金刀片焊接后出现整体裂纹而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焊接刀片存在的因硬质合金刀片与钢刀柄热膨胀(收缩系数)存在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焊接热残余应力易导致刀片裂纹的现状,发明了一种高焊接性能的硬质合金,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高焊接性能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硬质合金粉末中添加经过超声分散的纳米TiC0.5N0.5粉末进行高能湿磨、然后进行压制和真空烧结。
本发明的高焊接性能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
(1)纳米TiC0.5N0.5粉末的超声分散时间为1~6h,分散介质为丙酮;添加的纳米TiC0.5N0.5粉末的质量百分数为1-5%;
(2)高能球磨在行星球磨机中进行,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24~48h,研磨球为直径Φ10mm的WC-8wt%Co硬质合金球,球料比(wt%)为5∶1;湿磨介质为无水乙醇,并加入1.0~2.0wt%的成型剂聚乙二醇,无水乙醇加量为250~300ml/Kg;
(3)球磨后经过过滤和干燥,混合粉末在300~400MPa的压力下成型;
(4)烧结在真空炉中进行,脱成型剂在真空度高于10~15Pa下进行,在400℃~600℃之间保温2~4h;烧结真空度高于1~5×10-2Pa下进行,烧结温度为1440℃~1480℃,保温时间为1~1.5h;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