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低分子量肝素钠的生产纯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1614.X 申请日: 2009-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1544999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梅正杰;方晴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五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19/14 分类号: C12P19/14;C12P19/04;C08B37/10
代理公司: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瞿 晖
地址: 435229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纯度 分子量 肝素钠 生产 纯化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药用原料的分离纯化方法,具体 是高纯度低分子量肝素钠的生产纯化方法。

(二)现有技术:肝素钠自1916年Molean发现其良好的抗凝作用以来, 历经半个多世纪,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医药临床上。 肝素钠不仅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 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防治深部静脉血栓、肺血栓或其他血栓的有效药物。

近几年来,肝素钠广泛应用于美容、保健等其它领域中,有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及消炎、消除青春痘、润肤、软化疤痕等作用。目前我国抗血栓药 物中肝素类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39%),在肝素类中低分子肝素又占整个抗血 栓类药物27%的市场份额。肝素在临床应用时常伴有出血、血小板减少,骨 质疏松等副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能够完全替代它的产品,尽管存 在以上副作用,但在临床上它仍然是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和治疗急性静脉血 栓的首选药物。为了减轻肝素的副作用,人们采取了各种方法,但效果均不 能和低分子肝素相当。

1976年Johnson等发现当皮下注射从肝素钠分离出来的分子量较小的片 段(即低分子肝素,简称LMWH)时,在人体内其抗活性X因子(FXa)的 作用远高于普通肝素(SH),而出现副作用却明显降低,其报道立即引起人们 广泛的兴趣与密切关注。80年代后低分子肝素以其抗血栓作用强、出血副作 用小,半衰期长、生物利用率高等优异的药用物性,成为了当今肝素研究的 热点。

肝素钠的纯化过程主要是对粗品肝素钠进行除杂和脱色,目前,国内肝 素钠的纯化主要是在不同pH条件下采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两步氧化法或 过氧化氢分次加入的二次氧化法,再以有机溶剂进行分级沉淀;但第一种工 艺的缺点是产品的活性损失大、色泽差、生产的二氧化锰较难滤除,且二氧 化锰对肝素钠有部分吸附作用,同时得到肝素外用级或类肝素等副产品,使 产品回收率较低;第二种方法所得产品色泽较好,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但可 能是二次氧化对肝素钠结构造成破坏,难以得到较高纯度的低分子量肝素钠。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 种生产周期短、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的高纯度低分子量肝素钠的生产纯化 方法。

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未分级肝素钠溶液的制备

①提取

将肠粘膜加2-3倍水于反应罐中以蛋白酶酶解,蛋白酶的用量为肠粘膜重 量的5-8%,酶解温度50-55℃,pH8.0-9.5,酶解时间3-5小时,酶解完毕, 过滤,得酶解液;再在酶解液中加入酶解液重量3-4倍的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搅拌吸附,第一次吸附6-10小时,滤出树脂后,再加入树脂搅拌吸附5-8 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树脂,弃去滤液;

②除杂

将所得树脂置于1.5倍量0.5mol/L的NaCl溶液中搅拌40-45分钟,滤出 树脂;

③洗脱

将树脂置于洗脱罐中,以树脂体积2-3倍量的浓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第一次以4.0-4.5mol/L的NaCl溶液洗脱,洗脱时间6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 别用3.0-3.5mol/L的NaCl溶液洗涤3小时,合并三次洗脱液;

④过滤

调整洗脱液pH值至11-12,过滤,滤液再调pH至7.0-7.5,即可得未分 级的肝素钠溶液;

第二步:未分级肝素钠溶液的分离纯化

①肝素酶酶切降解

在所制得的未分级肝素钠溶液中按肝素酶∶肝素钠溶液=1∶12.5(g/L)的比 例加入固相化的肝素酶,缓慢搅拌40-50分钟,高速离心分离除固相化肝素酶, 得酶切降解后的肝素钠溶液;

②第1次超滤

将所得肝素钠溶液用截留分子量15K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③胰酶酶解

将超滤液I升温至50℃,加超滤液重量0.1-0.5%的胰酶,调pH值至6.5 -8.5,恒温酶解3小时,然后升温至90℃,冷却后过滤,得滤液;

④第2次超滤

将所得滤液,用截留分子量10K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⑤第3次超滤

将超滤液II用截留分子量4K的超滤膜超滤,以超滤液1-2倍的纯水冲洗 2次,分别收集截留液和超滤液III,将截留液冷冻干燥,即得低分子肝素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五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五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