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心血管再狭窄的复合药物支架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724.1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菁 |
主分类号: | A61L27/34 | 分类号: | A61L27/34;A61L27/54;A61L27/58;A61F2/82;A61L27/04;A61L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心血管 狭窄 复合 药物 支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微创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抑制心血管再狭窄的复合药物支架及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1987年,希格沃特(Sigwart)等首次将血管内金属支架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从此开创了治疗各种血管堵塞和狭窄性疾病的新途径。目前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它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这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明显、恢复快等优点。
血管内金属支架是一种由不锈钢、镍钛合金、钴基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经特殊加工制成的一种血管内支撑装置,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或形状记忆功能,可在收缩状态下经导管送至病变部位,由预先放入其内部的气囊将其撑开,达到支撑扩张血管的作用。血管支架现分为裸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两种。裸内支架在使用一段时期年后还会有20%~40%的病人发生血管内再狭窄(ISR),再狭窄一旦发生,治疗过程比治疗自然的冠状动脉狭窄更加复杂,使下一步治疗更加困难。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一直是困扰经皮动脉介入治疗(PCI)长期疗效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表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主要为:血管弹性回缩,血管负性重塑,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和血栓形成等。为了解决金属支架植入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困扰,目前人们已经采用多种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金属支架表面进行处理,药物涂层支架是在支架外喷涂药物涂层,待支架植入血管后,其表面的药物满满释放,起到抑制平滑肌过度增生、促进内皮化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这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这种经过表面药物处理的金属支架它对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抗再狭窄有明显的短期和中期效果。
目前药物涂层支架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药物洗脱支架虽能够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但在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捕获和血管内皮的修复方面效果不明显,尤其仍有20%~40%患者有后期血栓形成。因此制备一种既能够快速内皮化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能减少后期血栓形成的药物支架对于进一步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药物均匀缓慢的释放,同时可以保证药物涂层与金属支架表面有良好结合性能并能减少后期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抑制心血管再狭窄的复合药物支架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抑制心血管再狭窄的复合药物支架由主体裸支架、支架表面非降解性生物活性涂层、可生物降解药物涂层组成。
本发明中使用的裸支架为目前常用的金属支架,材质为不锈钢、镍钛合金、钴基合金、镁合金、钴铬合金等。
本发明裸支架优选钴铬合金精密管材,利用激光按预设的网纹形状切割镂空而成。管材壁厚控制在0.15~0.3mm之间,管材外径在1.5~5mm之间。由于刚切割加工好的裸支架在表面和边缘处存在有杂质、毛刺和尖角,故必须进行表面处理。
裸支架的表面处理:首先用含有1%~38%的盐酸混合1%~98%的硫酸成分的盐酸混酸溶液浸泡15~60分钟;再用纯净水冲洗5分钟;再使用浓度为99.5%的丙酮分析纯溶液,或浓度为75%的医用乙醇溶液,利用频率为30~100kHz超声波清洗支架本体,清洗5~15分钟;将清洗后的支架放置在干燥机中,温度设置在30~40摄氏度,干燥30~60分钟后取出备用。
为了实现药物支架的长期抗凝血的效果和增强涂层与支架的附着力,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支架体表面制备大量的微孔,这样即有利于裸支架与非降解性生物活性涂层的稳定结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延长药物的释放周期。
微孔的制作方法:采用酸溶液腐蚀致孔。将预处理过的支架本体浸泡在温度为20~100摄氏度的腐蚀液中,所述的腐蚀液优选浓度为15%~38%的盐酸,或含有1%~38%的盐酸混合1%~98%的硫酸成分的盐酸混酸溶液,腐蚀时间应根据浓度、温度的不同控制在1分钟到48小时;再采用阳极氧化或微弧氧化、微弧氮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阳极脉冲设备进行阳极氧化制备多尺寸的纳米级复合空洞,其电解液优选浓度为1%~38%的盐酸溶液或浓度为1%~98%的硫酸溶液,时间为1~20分钟,电流为0.01~0.1安,频率为25~3000赫兹。而后再进行表面再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菁,未经赵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吸附式皮下注射装置
- 下一篇:三防漆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