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CY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7157.5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辉;孙惠军;牟盈盈;梁艳婷;李冲;巨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116 | 分类号: | A61K39/116;A61K39/095;A61K39/10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cy sub 135 脑膜炎 球菌 多糖 流感嗜血杆菌 结合 疫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CY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用于脑脊髓膜炎重要疫病的免疫预防,属于疫苗生产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主要发病人群是婴幼儿,ACY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用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预防使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流脑多糖疫苗开发成功和纳入计划免疫,全球范围内接种人数逐年上升。我国的流脑发病以A群为主,因此开发的疫苗均为A群或A+C群双价疫苗,但是2000年在贵州、2004年在河北分别爆发了流脑,引起当地的恐慌,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引起流行的是C群菌株,而在部分地区曾经分离到W135群和Y群,尽管尚未引起流行,但也引起了疾病控制部门的重视。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引起五岁以下儿童鼻咽炎、会咽炎等原发性疾病;细菌从局部进入血液或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关节炎、骨髓炎、心包炎和败血症等严重的侵袭性疾病。
鉴于ACY W135群脑膜炎球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疾病的严重性和疫苗的有效性,研发该疫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已使用Hib疫苗的38个国家中,其免疫程序遵照的原则是:1)在出生后2-6月龄之间完成基础免疫程序,每剂注射间隔至少1个月;2)出生后12-24个月之间可以进行一次加强免疫。遵照这一原则,ACY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Hib联合疫苗可用于流脑多糖、Hib结合苗免疫后的加强免疫。接种该疫苗可同时预防ACYW135群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Hib导致的疾病。
本发明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能提高疫苗覆盖率、减少儿童免疫次数及保护效果更佳的联合疫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ACY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具有一针多种免疫的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疫苗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ACY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每支成品(复溶后体积0.5ml)含以下组分及含量: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50μg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50μg
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50μg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50μg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10μg
乳糖: 2.5~3.0mg。
本发明联合疫苗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的选用:选用ACY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种,用于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制备。
2.生产用种子
启开工作种子批菌种,经传代检定合格后,接种于综合培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制备生产用种子。
3.生产用培养基
采用综合培养基,培养基不应含有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沉淀的成分。
4.培养
采用培养罐液体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取样进行纯菌检查,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5.收获和杀菌
于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或静止期的前期终止培养。取样进行菌液浓度测定及纯菌检查,合格后在收获的培养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杀菌,或采用加热方法杀菌。以确保杀菌安全又不损伤其多糖抗原为宜。
6.去核酸
将已杀菌的培养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充分混匀,形成沉淀;离心后的沉淀物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其最终浓度为1mol/L,使多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解离,加入乙醇至最终浓度为25%,2-8℃静置1-3小时或过夜,离心收集澄清的上清液。
7.沉淀多糖
于上述上清液中加入冷却乙醇至最终浓度为80%,充分振摇,离心收集沉淀,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2次以上,将沉淀物即为多糖粗制品,应保存在-20℃以下,待纯化。
8.多糖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