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O2-AgCl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2350.8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田修波;杨敏旋;杨士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59/00;A01N25/34;A01P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o sub agcl 复合 抗菌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往往携带大量有害健康的细菌,例如家 电、手机、电脑键盘、鼠标、装饰建材、厨卫用具、包装材料、医疗卫生、纤 维制品、公共汽车及地铁吊环把手、交通工具内饰件和座椅等,人们极易在交 替触摸这类物品中造成细菌交叉感染。所以采用一种便捷方式在这些部件表面 制备具有抗菌性的薄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目前,制备具有抗菌性的薄膜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成功为“纳米TiO2载银抗菌薄膜的制造方法(中国申请号:200510031492.1),申请日:2005年 04月28日)”的专利;但此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因使用了丙酮和油酸,丙酮易 挥发性及油酸在高热下极易氧化、聚合或分解,限制了薄膜的热处理范围,从 而限制了膜基结合力的提高;单一的AgCl溶胶薄膜虽然会相对稳定存在,但 却存在耐水性能差,透明度不高,不易与基体结合的缺点限制其在生活中的应 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抗菌薄膜的方法存在膜基结合力差、耐水 性能差,透明度不高,不易与基体结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SiO2-AgCl复合 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
SiO2-AgCl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制备澄清透明、稳定的SiO2溶胶:
先将乙醇与正硅酸乙酯混合搅拌1h,得溶液A;再将乙醇与盐酸混合搅 拌1h,得溶液B;然后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继续搅拌5~7h,然后在 温度为40~60℃条件下静置老化2~6h,加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搅 拌1h,然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继续搅拌12h,得澄清透明、稳定的SiO2溶 胶;其中正硅酸乙酯、乙醇、盐酸与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35~ 38∶0.04~0.08∶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占正硅酸乙酯、乙醇、盐酸和γ -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总质量的2.5%;
AgNO3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按1∶10的摩尔比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 液中并在冰浴条件下混合搅拌2h,然后按AgNO3与HCl 4∶7的摩尔比加入 HCl然后在避光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稀硝酸并调节pH值至3~4,得AgCl 溶胶;其中在避光条件下搅拌时间为12h;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以质量浓度为 0.1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形式搅拌24小时制备加入,AgNO3以浓度 为0.25mol/L的AgNO3溶液形式加入,HCl以浓度为0.1mol/L的HCl溶液形 式加入;
三、按体积比0.15~4∶1的比例将AgCl溶胶加入到SiO2溶胶中,混合 均匀,得SiO2-AgCl复合溶胶;
四、将SiO2-AgCl复合溶胶陈化5~7天,然后采用提拉法将陈化后的 SiO2-AgCl复合溶胶涂覆到基体上,得薄膜;其中提拉法提拉速度为3~ 10cm/min;
五、将薄膜在温度为40℃条件下干燥处理20min,然后在温度为60℃干 燥处理15min,而后温度为在80℃干燥处理5min,最后在温度为120℃条件下 干燥处理8h,即得SiO2-AgCl复合抗菌薄膜。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得到的SiO2-AgCl复合抗菌溶胶可涂覆于塑料、玻璃 或陶瓷制品上,大大提高了膜基结合力;本发明得到的SiO2-AgCl复合抗菌薄 膜耐水性能好,耐磨损性能好,且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达到99%以上);本发明相对于将抗菌剂直接加入本体中,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抗菌剂的利用率,且在杀死细菌后可游离出来继续 进行新的杀菌作用,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SiO2-AgCl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按以下 步骤实现:
一、制备澄清透明、稳定的SiO2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