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055.4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彦国;孙冰玉;胡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解 大豆蛋白 产生 外啡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解蛋白产生特定肽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肽研究发展很快,由于大豆资源丰富,是一 种比较廉价、易得的蛋白原料,因此对大豆肽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更是异常活 跃。随着大豆深加工产品开发的不断深入,大豆肽作为一种新的大豆制品受到 了广泛关注,以大豆多肽为原料的功能食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成为食品研究 领域的一个热点。但从总体来看,对于大豆肽研究开发多偏重于其功能特性及 应用方面的研究,而对大豆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研究较少,几乎空白。
外啡肽具有较为广泛的源,甚至是肉类和波菜的蛋白片段当中也存在具有 阿片配体活性的肽类。外啡肽隐藏在如乳蛋白、小麦谷蛋白、大米白蛋白、玉 米蛋白、大麦醇溶蛋白、α-大豆蛋白、牛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等食物蛋白分子 序列的片段中,可通过适当的酶解作用释放出来。而目前水解方法仅针对肽链 长度要求而设计的,并没有对肽链末端的氨基酸残基而制定,因此制得的肽类 产品只强调其具有大豆的营养价值及易被人体吸收,而其是否有阿片肽,有哪 种阿片肽,是否还具有其他生理功能及安全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采用现有的方法水解大豆蛋白忽略了阿片肽所具有的生 理功能和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供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
本发明第一种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采用胰 蛋白酶/碱性酶(Alcalase),在pH值为8.0、温度为55℃、酶与底物浓度比为1 ∶3的条件下酶解5h。
本发明第二种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采用胰 蛋白酶/中性酶(Neutras),在pH值为7.5、温度为55℃、酶与底物浓度比为2 ∶1的条件下酶解5h。
本发明第三种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采用胰 碱性酶/中性酶(Alcalase/Neutras),在pH值为7.5、温度为55℃、酶与底物浓 度比为3∶1的条件下酶解5h。
本发明第四种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酸性蛋 白酶/胃蛋白蛋酶,在pH值为2.5、温度为37℃、酶与底物浓度比为2∶1的条 件下酶解5h。
本发明四种方法均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大豆蛋白在酶同步 水解后产生大豆外啡肽的概念,确定了同步水解产生外啡肽的条件及产生量; 2、同步水解产生外啡肽方法的确定为大豆蛋白的后加工的安全性、大豆肽食品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本发明的水解方法专门针对产品存在目标外啡肽——β -酪啡肽而设计的,使蛋白肽产品具有更强的生理功能,β-酪啡肽具有阿片样 活性,能够明显提高外周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有促 进作用;β-酪啡肽能与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中存在与摄食相关的前体结合后经 神经传导作用于摄食中枢,从而影响摄食行为;可以调节消化道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二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三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四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5为小鼠输精管模型装置。
其中,图5中1表示张力换能器,2表示导电线,3表示刺激器,4表示螺 丝夹,5表示铂电极,6表示热水入口,7表示麦氏浴槽,8表示导气管,9表示 热水出口,10表示肠或输精管,→表示通氧气或空气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 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按照如下方 法进行:采用胰蛋白酶/碱性酶,在pH值为8.0、温度为55℃、酶与底物浓度比 为1∶3的条件下酶解5h。
本实施方式中胰蛋白酶的最佳用量为8000U/g,碱性酶的最佳用量为 6000U/g。
本实施方式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的方法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为拮 抗剂,平均肽链长度7.85。
本实施方式的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 施方式的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外啡肽为拮抗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动变速箱的同步装置
- 下一篇:在协同扭矩控制系统中确保节流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