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681.3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樊民强;杨宏丽;董连平;安彩红;张妍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B04C9/00;B04C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充气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含有从旋流器底流口 吸入空气、空气与矿浆充分混合、射流三个步骤:
A、首先,在旋流器对浮选入料进行分级或对浮选循环中矿进行再选工作时, 原料矿浆用泵由旋流器入料口切向给入旋流器,在旋流器中形成旋转流,粗颗 粒或重产物由底流口排出至大气中,剩余物料旋转上升进入溢流管,同时在旋 流器内,形成由底流口始贯穿至溢流管的空气柱;
B、其次,从溢流管出来的旋转矿浆与混合叶片相遇,被强制分割成四股矿 浆流,卷入空气并与空气强烈混合,形成气-液-固三相混合流,该混和流携带 大量动能进入射流管;
C、然后,依次通过喉管、扩散管,气泡进一步被粉碎,并与矿浆混和均匀, 矿浆在该过程中完成矿化。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旋流器溢流经过混和叶片后,中央带有空气柱的旋转矿浆流变为气-液-固三 相混合的直射流。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 还含有浮选药剂添加方式两种:该浮选药剂添加方式是在所述的喉管(6)与射 流管(5)连接处加开一个小孔,插入细管,用于添加浮选药剂,使得浮选矿化 过程在喉管和扩散管进行;或是从旋流器底流口(2)中垂直插入一根细管,一 直插入到溢流管(3)中,用于添加浮选药剂,这样矿化过程在溢流管、射流管、 喉管和扩散管中进行。
4.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装置,有正立的旋流器,所述的旋流器包括入料 口(1)、底流口(2)和溢流管(3),所述的底流口通大气,溢流管插入旋流器 内,其特征在于:还有混合叶片(4)、射流管(5)、喉管(6)及扩散管(7); 所述的混合叶片固定在溢流管出口处,溢流管在经由混和叶片后与射流管连通, 溢流管与射流管内径相同;所述的喉管上端与射流管连通,喉管下端与扩散管 连通;喉管内径大于射流管内径。
5.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装置,有倒立放置的旋流器、所述的旋流器包括 入料口(1)、底流口(2)和溢流管(3),底流口通过气孔(8)与大气相通, 底流口排出的物料由出口(9)排出,溢流管插入旋流器内;其特征在于:还有 混合叶片(4)、射流管(5)、喉管(6)及扩散管(7);所述的混合叶片固定在 溢流管出口处;溢流管在经由混和叶片后与射流管连通,溢流管与射流管内径 相同;所述的喉管上端与射流管连通,喉管下端与扩散管连通;喉管内径大于 射流管内径。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旋流与射流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混和叶片为十字形,混合叶片的轴线方向与溢流管中心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6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