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药袋式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696.X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A01G31/00;A01D9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7100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药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药袋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要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富含淀粉、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是营养丰富的名贵蔬菜之一。山药富含有许多次生代谢物,具有补脾健胃、抗癌、防治糖尿病等特殊医疗保健价值,也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山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种植主要以挖深沟的传统栽培技术为主,也有少量打洞栽培、窖式栽培、套管栽培,但是这些栽培都受到土壤条件的限制,而且栽培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而不稳,不能大规模用于工厂化生产。特别是近年来土壤连作障碍、环境污染等日益加重,导致山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山药的栽培和品质。为此,为提高山药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商品性,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山药新的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药袋式栽培方法,解决了山药土壤栽培连作障碍、品质下降等问题,实现了山药在不适宜土壤耕作的地方进行工厂化无公害生产。
本发明所说的山药袋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袋准备
a、栽培袋制作:栽培袋由抗紫外线的无毒材料制成;
b、栽培袋透气:栽培袋上端不封口,下端封口,上下等粗,栽培袋侧面开有透气孔,用于排除袋内多余的水分;
(2)栽培操作步骤
c、种薯制备:选用毛孔稀疏且具有光泽的山药母本,截下主干上端根部15~17cm的山药栽子作为种薯,种薯在收获后休眠4个月,在播种前1周进行晒种,以利于种块萌发,促进隐芽生长;
d、基质制备和填装:选用草炭、蛭石、腐熟的玉米秸秆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其中腐熟的秸秆要粉碎成0.5~1.0cm颗粒,草炭、蛭石、腐熟的玉米秸秆按2∶1∶1的体积比例混合,然后每1立方米混合基质加入消毒鸡粪40~50kg,将混有消毒鸡粪的混合基质装入打好孔的栽培袋,注意栽培袋底部一定要装满,并松实度要一致,避免装满后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基质不宜装的过实,需保障内部通气良好,确保山药块茎的正常生长;
e、栽培袋放置:栽培袋竖直紧密排列,每行栽培袋间距1~1.2米,保证各植株的生长不受影响;
f、播种:当年4月播种,播种前把栽培基质浇足水,用小铲或其它工具在栽培袋上口栽培袋内混合基质上挖12~14cm深洞,然后把准备好的山药栽子头朝上放于洞内,覆盖混有消毒鸡粪的混合基质后,再刮平表面;
g、生长期管理:出苗后,每个栽培袋每隔10~15天浇透水1次,以促使地下茎向下生长,山药伸蔓后,采用2~2.5m长的竹杆或木条设立支架,或在山药袋上端2.3~2.5m处拉铁丝,然后用线绳或麻绳进行吊蔓。注意支架或绳子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在6、7月份块茎和茎叶迅速生长期,注意浇水,保证基质含水量维持在80%,并追施2次复合肥,山药病虫害防治同常规山药栽培;
h、山药收获:当年10月底待山药茎叶枯黄后即可收获,收获时,先将枯黄的茎叶除去,然后将栽培袋放倒,先将上部的基质倒出,再握住山药的上部将其拔出。
所说的山药袋式栽培方法,栽培袋直径30~40cm,高130~140cm;栽培袋用聚乙烯黑色塑料薄膜或黑白双面膜制成。
所说的山药袋式栽培方法,栽培袋侧面距离袋子底端5~10cm处开2~3个直径为0.8~1.0cm透气孔。
所说的山药袋式栽培方法,栽培袋内混有消毒鸡粪的混合基质装填厚度115~125cm。
所说的山药袋式栽培方法,播种时,山药株距15~20cm,山药栽子头部距栽培袋所挖洞口顶端8~10cm。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打破地域限制,在不适宜土壤耕作的地方也可以进行山药工厂化优质栽培;所用的基质全部经过消毒灭菌,每个栽培袋之间是独立的,如果发生病害容易防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适于山药安全、无公害生产;该技术操作简单,省去了山药的种植和采收时繁重体力劳动,避免了灌溉水分和养分的流失,成本低,适于进行大面积山药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种山药袋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袋准备
a、栽培袋制作:栽培袋用抗紫外线的聚乙烯黑色塑料薄膜或黑白双面膜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无毒材料制成,栽培袋30~40cm,高130~140cm;
b、栽培袋透气:栽培袋上端不封口,下端封口,上下等粗,袋子侧面距袋子底端5~10cm处开有2~3个直径为0.8~1.0cm透气孔,用于排除袋内多余的水分;
(2)栽培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重振动深根作物挖掘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岩石三轴试验加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