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蒽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734.1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杰;刘宝军;李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德隆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3/62 | 分类号: | C07C13/62;C07C1/24;H01L51/5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43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蒽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显示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1987年美国Kodak公司的Tang C W和Vanslyke S A制作了第一个性能优良 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由于其具有的诸多优点引起了人 们的极大兴趣。
有机电致发光(OEL)是指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而 发光的现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是利用这种现象实现显示的新一代显 示技术。与现有的液晶、等离子平板显示技术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具 有结构简单、主动发光、高亮度、高效率、视角大、响应速度快、低压直流驱 动等诸多优点。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OLED作为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具有极大 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在OLED的研究中,材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OLED中 用到的材料主要有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及 电子注入材料等。而发光材料是其中的主要材料。
在OLED中,要实现全色显示,发红绿蓝光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性 能优良的发绿光材料已经得到,红光的发光效率和亮度也得到了改善,而蓝光 材料在色彩饱和度和发光稳定性方面始终末得到解决,所以寻找高效率的发蓝 光材料成为OLED领域的重要课题。由于目前OLED彩色化实现的方法主要是 三基色发光法,如果红绿蓝三光寿命不一致会影响显示屏的整体寿命。国内外 很多研究机构、企业为不断提高发光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的材料性能仍不能满足OLED对使用寿命和稳 定性的要求。
OLED依其所使用的发光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有机染 料和颜料等为发光材料的小分子基OLED(small molecula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SMOLED),于1987年由Kodak公司最早发表有关研究成 果;另一类是以共轭聚合物为发光材料的高分子基OLED(polym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PLED),于1990年由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及其合作 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有机EL器件。
在各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蒽单晶于1963年首次用作有机电致发光材 料。据报道,蒽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在其9、10位或其它位碳原子进行 取代修饰,可以得到多种发光材料。蒽类发光材料已成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 重要的一类。
目前,国内外对蒽类发光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对蒽进行取代修饰, 或是将蒽衍生物单元引入高分子材料等途径以提高发光性能。
专利CN200410071698公开了一种可用作电致发光材料的含有两个硅基苯 基的蒽化合物,缺点是制备过程中产品收率偏低。
专利US6465115公开了一种可用作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的蒽化合物,缺点 是发光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开平8-12600公开了利用苯基蒽衍生物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的元件,特开平 11-3782公开了在蒽的9、10位具有萘基的蓝色发光材料,但上述发光材料的不 足之处是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要求。
专利WO2004-18587公开了一种把非对称蒽衍生物用作蓝色发光材料的元 件,其发光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但缺点是这些非对称蒽衍生物虽然是优良的 蓝色发光材料,但是其部分衍生物具有玻璃转化温度(Tg)稍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蓝色 电致发光材料在与荧光染料掺杂实现蓝光发射时,因空间位阻或配位数不饱和 造成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纯度、高产率、合成方法简单而且稳定性 高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蒽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提供一种上述蒽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蒽基衍生物的合成 路线包括A、B、C三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德隆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德隆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蚁群算法的飞机进港调度方法
- 下一篇:螺旋压力机精确打击数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