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硒巯代半胱氨酸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7604.5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慧慧;崔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慧慧 |
主分类号: | C07C391/02 | 分类号: | C07C391/02;C07D293/10;A61K31/095;A61K31/41;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硒巯代 半胱氨酸 甲酰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有机硒化合物,特别涉及硒巯代半胱氨酸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CN1166651C、CN1281593C、CN1242999C、CN1280279A、CN1704408A、CN1704409A、CN1704410A、CN1853627A和CN1990475A分别公开了“具有抗炎和抗肿瘤作用R-双或糖苯丙异硒唑取代化合物”、“苯并异硒唑衍生物的免疫调节和生物治疗作用”、“苯并异硒唑衍生物及其应用”、“双苯并异唑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和应用”、“异硒唑酮类化合物和其配合物及其应用”、“具有抗纤维化及抑制明胶酶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应用”、“苯并异硒唑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双苯并异硒唑乙烷环糊精或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取代苯并异硒唑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这些申请或专利均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和生物治疗活性、抗纤维化及抑制明胶酶活性的2-苯基-1,2-苯并异硒唑-3(2)-酮乙烷(下称“乙烷硒啉”)及其衍生物,但这些有机硒化合物的溶解性不好,限制了其医药用途和应用范围。因此,改善这些有机硒化合物的溶解性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述申请或专利所公开的内容均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好溶解性的硒巯代半胱氨酸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具有下述式Ⅰ和式Ⅱ所述结构:
其中:
R1是C1-12亚烷基、亚苯基、亚联苯基、亚三苯基、亚环己烷、环戊烷、-RaSSRa-、-(RaO)nRa-、-(CH2)(RaO)3Ra-、-RaN(CH3)2Ra-或-RaNHRa-;
R1、R3各自独立为氢、卤素、腈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N(C1-C6烷基)2、NH(C1-C6烷基)、COOH、-CORb、CONHRb、CONRcRd、SO3R、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所述基团可以任选被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腈基、芳基、杂芳基取代,其中R1、R3不能同时为零;
Ra是C1-6亚烷基;Rb为H、C1-C6烷基、C1-C6烷氧基;Rc、Rd独立选自H、C1-C6烷基或苯基,或Rc、Rd与连接的N形成含氮杂环或含氮杂芳环;
n为0-4。
进一步,所述化合物中硒巯代半胱氨酸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1或1∶2。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保护下述结构的硒巯代半胱氨酸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1,2[二(2-硒巯代半胱氨酸苯甲酰胺)]乙烷
2)3-【(2-(N-(苯并异硒唑3(2H)酮)乙基甲酰氨)苯硒巯基】-2-氨基丙酸
为了清楚表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发明人对下列基团作如下定义:
“C1-C6烷基”包括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低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叔戊基或己基等。
“C1-C6烷氧基”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叔戊氧基或己氧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慧慧,未经曾慧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