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2574.7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涛;姜培学;郭志军;张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7/00 | 分类号: | F16L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冷热 流体 混合 过程 降低 疲劳 装置 方法 | ||
1.一种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安装于所述T型管道的冷热流体混合区中的多孔 介质构成;所述冷热流体混合区以各支管轴线交点为中心,向各支管 轴线延伸距离为其当量半径的4~12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 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的导热系数大于流 体的导热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 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 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整体式或堆积式安装到所述T 型管道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 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的孔隙率为2%~98%。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 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的材料为金属时, 所述多孔介质为紫铜烧结球。
7.一种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在T型管道的冷热流体混合区中填充多孔介 质,以降低所述T型管道的热疲劳;所述冷热流体混合区以各支管轴 线交点为中心,向各支管轴线延伸距离为其当量半径的4~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