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2574.7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涛;姜培学;郭志军;张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7/00 | 分类号: | F16L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冷热 流体 混合 过程 降低 疲劳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疲劳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型管道冷热 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电厂和热电厂、暖通空调、液化天然 气终端等许多领域都存在大量的T型管道,现有技术的一种三维T 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主管和支管截面都为正方 形,主管边长dm为100mm,支管边长db为50mm;主管入口为热水, 入口温度Th为343.48K,入口速度为0.15m/s;支管入口为冷水,入 口温度Tc为296.78K,入口速度为0.3m/s。在T型管道中的冷热流体 混合流动过程中,由于浮升力和惯性力的影响,T型管壁面一时受低 温流体冲击,一时受高温流体冲击,其内部的冷热流体混合引起的温 度波动,容易诱发T型管道热疲劳,导致T型管道失效,特别是对 于高温、高压、剧毒、有放射性流体在T型管道的混合引起的热疲劳, 更要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 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和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T型管道内部 的冷热流体混合引起的温度波动容易诱发T型管道热疲劳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T型管道冷 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降低热疲劳的装置,所述装置由安装于所述T型管 道的冷热流体混合区中的多孔介质构成。
其中,所述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的导热系数大于流体的导热系 数。
其中,所述多孔介质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其中,所述多孔介质整体式或堆积式安装到所述T型管道中。
其中,所述多孔介质的孔隙率为2%~98%。
其中,所述多孔介质的材料为金属时,所述多孔介质为紫铜烧结 球。
其中,所述冷热流体混合区以各支管轴线交点为中心,向各支管 轴线延伸距离为其当量半径的4~12倍。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 程中降低热疲劳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T型管道的冷热流体混合区 中填充多孔介质,以降低所述T型管道的热疲劳;所述冷热流体混合 区以各支管轴线交点为中心,向各支管轴线延伸距离为其当量半径的 4~12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T型管道流体混合区中填充多孔介质,约束冷热流 体混合过程中的速度波动和温度波动,从而削弱冷热流体对管壁的热 冲击,有效降低瞬时温度和时均温度以及温度波动幅度,改善瞬时温 度波动的能谱特性,降低T型管道热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安装有降低热疲劳装置的T型管道的三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过程中的某时刻截面y/db=0的温度云图和速度矢量图;
图5为图3过程中的某时刻截面y/db=0的温度云图和速度矢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管中有无填充多孔介质情形截面 y/db=0.7的时均无量纲温度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管中有无填充多孔介质情形截面 y/db=0.7的均方根无量纲温度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管中有无填充多孔介质情形三个位置点 上的瞬时无量纲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管中有无填充多孔介质情形温度变化最 大的两个位置点上的瞬时温度平方值的能谱密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