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变防伪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5853.9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东;柯光明;周基炜;王斌;周乐;邓德斌;刘东;杨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44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元件 | ||
1.一种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变防伪元件至少具有第一液晶层和深色背景层,所述第一液晶层是由至少一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制成的,所述深色背景层含有可机读识别的防伪材料,并且至少部分深色背景层与至少部分第一液晶层上下重叠形成重叠区域,从至少两个设定的角度观察所述重叠区域,反射光的颜色在无色和有色之间互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的角度包括垂直角度和倾斜角度,其中,从垂直角度观察变换到倾斜角度观察,所述重叠区域反射光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有色,或者,从有色变为无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变防伪元件包括由第一液晶层和深色背景层上下重叠形成的至少两个重叠区域1和2,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层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制成的,在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的反射光为无色,重叠区域2的反射光为有色,在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的反射光为有色,重叠区域2的反射光为无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变防伪元件包括由第一液晶层和深色背景层上下重叠形成的至少两个重叠区域1和2,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层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制成的,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的颜色与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2时反射光的颜色相同,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为无色,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2时反射光为另一种颜色。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变防伪元件包括由第一液晶层和深色背景层上下重叠形成的至少两个重叠区域1和2,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层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制成的,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的颜色与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2时反射光的颜色相同,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为无色,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2时反射光为另一种颜色。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变防伪元件包括由第一液晶层和深色背景层上下重叠形成的至少三个重叠区域1、2和3,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层是由至少三种不同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制成的,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的颜色与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2时反射光的颜色相同,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2时反射光的颜色与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3时反射光的颜色相同,并且,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为无色,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3时反射光为另一种颜色,或者垂直角度观察重叠区域1时反射光为有色,倾斜角度观察重叠区域3时反射光为无色。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反射红外电磁波的红外材料,并且所述防伪材料存在于所述深色背景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吸收红外电磁波的红外材料,并且所述防伪材料存在于所述深色背景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对不同红外波段电磁波的吸收具有明显反差的红外材料,并且所述防伪材料存在于所述深色背景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至少两种红外材料,所述深色背景层含有至少两个区域,并且,其中一个区域含有反射红外电磁波的红外材料,另一个区域含有对不同波段电磁波的吸收具有明显反差的红外材料。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至少两种红外吸收材料,所述深色背景层含有至少两个区域,分别含有不同的红外吸收材料,其中,不同的红外吸收材料分别对应不同的吸收和反射波段,且对相同波段电磁波的吸收具有明显反差。
12.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磁性材料,并且所述防伪材料存在于所述深色背景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变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经紫外光激发能够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并且所述防伪材料存在于所述深色背景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8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