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变防伪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5853.9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东;柯光明;周基炜;王斌;周乐;邓德斌;刘东;杨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44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有价物品的光变防伪元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从不同角度观察,至少有部分区域的颜色在无色和有色之间互换且结合机读防伪特征的光变防伪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复制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种名牌商品、金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伪造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特别是近年来有些防伪技术和手段随处可得,这就更使得造假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有些假冒的有价证券对公众来说甚至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引起了不必要的混乱。伪造技术的高明与广泛性已给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防伪技术领域已经开发和采用了多种防伪手段,根据产品防伪的不同需求,包括了多个等级,例如提供大众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或简单触摸等方式就可识别的大众防伪(也称一线防伪),利用简单仪器即可识别的二线防伪,需要利用特殊的仪器或装置才能识别的专家防伪(三线防伪)。
造假的泛滥对具有一线防伪特征的光变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光学防伪技术必须具备复制难度及成本高,但又容易被大众识别的特点。从保护大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便于大众识别的防伪特征十分重要。从人眼视觉特征来看,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图案颜色的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帮助大众快速准确地识别真伪。同时,复印设备无法实现这种随角变色的光变特征,因此无法通过复印的方式进行伪造。
WO 2005/120855公开了一种结合形状记忆材料和液晶材料的防伪元件。当该元件受到某种外在因素影响时,形状记忆材料的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液晶材料伸展或收缩,导致液晶材料暂时表现出随角变色的光变效果。但是,这种防伪元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形状记忆材料的形变不易操控,因此液晶的光变效果不稳定。
WO 03/061980公开了一种结合液晶材料和金属镂空效果的安全基材,透明基材表面真空镀铝,在铝层上局部涂布深色保护层,基材上未被深色保护层保护的金属区域被镂空,然后在整个表面涂布液晶材料。深色保护层上的液晶材料具有随角变色的光变效果,镂空区域液晶材料的透射光具有与未镂空区域反射光不同的颜色。但是,由于涂布在局部铝层上的保护层为深色,未涂布保护层的镀铝区域被镂空,因此减弱了安全基材原有的金属反射效果。
US 6686042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防伪的光变颜料,该光变颜料通过油墨的形式应用于有价物品表面。该颜料至少具有一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表面的选择性吸收层,位于吸收层表面的介电层,以及位于介电层表面的吸收层。具有这种复合结构的光变颜料可以方便地加到油墨中,通过多种方式印刷到有价物品的表面,表现出随角变色效果。从该颜料的反射光谱曲线可知,虽然该颜料具有随角变色的光变效果,但反射光波段较宽,反射光通常为混合光,色纯度不高,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色差不明显,不利于大众的敏锐识别。
液晶材料能以膜的形式用于有价证券的防伪,如WO 03/061980所述,也可以作为颜料与粘胶剂结合以油墨的形式直接印刷在有价证券上,如EP1156934B1中提到将液晶材料作为颜料与粘胶剂结合成油墨,通过传统印刷方式直接印刷,应用方式灵活。液晶材料以颜料方式应用与以膜的形式应用,在颜色的色纯度、清晰度、亮度及色饱和度方面存在差距;相对而言,液晶材料以膜的形式用于防伪,效果会更佳,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99972.0公开了一种含有液晶防伪层的复合防伪元件,中国专利申请01804186.8中公开了一种光学认证装置,实际上也属于一种防伪元件,在该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胆甾型液晶材料可以以液晶层的形式添加到上述光学认证装置中,从而为该装置带来可见光区域内的光变效果。目前,液晶以膜(层)的形式的应用所追求的都是在可见光区域内的变色效果,例如改变观察角度,反射光的颜色也呈现变化。但是,这种应用在照明条件较差时,肉眼难于准确地识别这一颜色变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含有这种液晶材料的防伪元件的防伪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光学元件或光变颜料所具有的随角变色光变效果进行防伪,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好的防伪作用,但目前市场上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制作这类光变防伪元件的光变颜料(OVP)及液晶颜料,而且,目前已经存在的很多光变防伪元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随角变色效果,容易使大众混淆,给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变防伪元件,将液晶材料的光变特征与可机读识别的防伪特征集于一体,实现一线防伪特征和二线防伪特征的有机结合,该防伪元件具有较之现有的光变效果更为明显的在无色和有色之间转换的光变效果以及可机读识别的防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