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色金属管坯制造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6826.3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颜永年;张浩然;张人佶;林峰;王小红;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色 金属管 制造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色金属加工及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色金属管坯制造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核电、火电、军工等领域对于黑色金属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管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成品管的优劣。目前,主要的黑色金属制管工艺,有轧制、离心铸造、机械加工、拉拔、挤压等,不管采用何种工艺都需要预先制坯。国内外最主要制坯方法为镦粗-穿孔法,如图1所示。由于该方法能够有效打碎大尺度的树枝状晶体,细化晶粒,且在制坯过程中金属为三向压应力状态,因此其得到了普遍应用。该方法首先对八角或圆柱实心锭进行闭式、半闭式或开式镦粗,然后再将制坯模具换位以穿孔,最后对管坯的余料进行切除(也可机加工、液压剪或圆盘锯切除余料等)。
上述传统黑色金属管坯制造方法,主要由三个工步组成:镦粗、穿孔和切压余。这三个工步在操作过程中是通过变换模具的位置来实现的。独立式镦粗模具1a、独立式穿孔模具2a固定在移动平台3a上,通过移动平台3a的运动带动两个模具的换位,其模具运动方向14虽然与管坯成型方向13都在模具运动平面11内,但它们相互垂直并不同心,且各模具本身的轴线虽然平行但不同轴,如图2所示。采用这种方法和设备,需要在每个制坯周期中循环变换模具的位置,定位精度只能通过液压控制或机械限位来保证。这种结构的定位受传感器灵敏度或机械配合精度决定,定位精度有限,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定位精度会越来越差。另外,受闭环反馈时间的限制,很难适应快速制坯的工艺要求,当反馈时间过慢,会导致热态的金属冷却甚至无法制坯。因此,总的来看采用该工艺,管坯同心度不高,切压余不便,材料成品率低下,造成产品很大的浪费,最终影响黑色金属管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黑色金属管坯同心度不高,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的一种用于提高工艺水平的黑色金属管坯制造方法及相应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下面的技术方案:
一种黑色金属管坯制造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嵌入式穿孔模具2b套装入嵌入式镦粗模具1b内,并将嵌入式镦粗模具1b固定到主工作平面12上,使得嵌入式穿孔模具2b既能相对于嵌入式镦粗模具1b运动,又能与其同步运动;然后将待加工实心坯料6放置在嵌入式镦粗模具1b的顶部;
2)将多工位平台3b移动到镦粗-穿孔工位区17,并使筒状容器5锁死在多工位平台3b上,然后主工作平面12带动嵌入式穿孔模具2b和嵌入式镦粗模具1b同步运动,使其在筒状容器5和多工位平台3b形成的空间内对坯料进行镦粗;
3)镦粗行程结束后,嵌入式镦粗模具1b回程,嵌入式穿孔模具2b继续运动对坯料进行穿孔;
4)穿孔行程结束后,将多工位平台3b移动到切压余工位区16,嵌入式穿孔模具2b继续运动切压余;
5)多工位平台3b、嵌入式穿孔模具2b、嵌入式镦粗模具1b、筒状容器5和主工作平面12回到初始位置;模具运动方向14、管坯成形方向13和模具几何中心三者重合,即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油机钻孔冷却阀座式气缸盖
- 下一篇:太阳能调温换气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