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基橡胶三釜汽提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7203.8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畔;丁文有;陈茂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2 | 分类号: | C08F210/12;C08C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基橡胶 三釜汽提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的汽提方法,尤其涉及卤化丁基橡胶溶剂的汽提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卤化丁基橡胶是一种以丁基橡胶和卤素为原料进一步反应生成的特种胶,属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在生产卤化丁基橡胶过程中,以溶剂为载体,进行卤化反应,因此反应完成后需将溶剂分离并循环使用。
现有技术的卤化丁基橡胶多采用二釜汽提的操作方法。两釜分别加入加热蒸汽,第二釜闪蒸汽汇同第一釜闪蒸汽冷凝后得到溶剂循环使用。卤化丁基橡胶具有表面粘性大、热稳定性差的特点。在现有二釜汽提方法条件下,为了使溶剂的分离效果较佳,则要求较高的操作温度和真空度条件。然而,由于卤化胶的热稳定性差,温度过高对卤化胶性能不利。同样,为了保证卤化胶的性能而降低汽提温度,对溶剂汽提不利,会使体系中溶剂残留量增大。
中国专利CN86108612A公开了一种溶剂再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将溶剂烃与氧化铝填充柱连续接触,能有效脱除溶剂中的卤化烃,减少溶剂循环使用累积的杂质。该方法的缺陷是溶剂分离的效果不佳,且能耗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三釜汽提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利于物料的充分混合,降低操作温度和真空度,降低体系中溶剂残留量,提高溶剂循环利用率。
本发明之一的三釜汽提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a.第一次汽提,
由溶剂和卤化丁基橡胶组成的物料,进入汽提釜A1进行第一次汽提;一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经过过滤器A4、换热器B10后输出;一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料泵A12,进入下一步的汽提釜B2;
b.第二次汽提,
进入汽提釜B2的物料,进行第二次汽提;二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依次通过过滤器B5、喷射器组A7,经气相返回线A15返回汽提釜A1;二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料泵B13,进入下一步的汽提釜C3;
c.第三次汽提,
进入汽提釜C3的物料,进行第三次汽提;三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依次通过过滤器C6、换热器A9、分离罐11及喷射器组B8,经气相返回线B16返回汽提釜B2;三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经过进料泵C14输出。
在具体实施中:
所述的第三次汽提釜和第二次汽提釜得到的气相物料分别进入第二次汽提釜和第一次汽提釜上的下部,所述的第一次汽提釜和第二次汽提釜得到的重组分物料分别进入第二次汽提釜和第三次汽提釜的底部;
所述汽提釜A1、汽提釜B2、汽提釜C3设有底部搅拌器;
所述汽提釜A1、汽提釜B2、汽提釜C3的操作压力为0.01~0.2Mpa。
所述喷射器组B8的气相入口19的吸入气量与进料口20的进料量之比可以为1∶400~500。
所述汽提釜A1搅拌转速可以为55~100转/分钟,搅拌器形式可以为四~六叶直桨形或四叶45度斜桨形;
所述汽提釜B2和汽提釜C3的搅拌转速可以为45~85转/分钟,搅拌器形式可以为四叶45度斜桨形。
本发明之二的三釜汽提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丁基橡胶三釜汽提方法的装置,包括汽提釜、过滤器、喷射器、换热器、分离罐和进料泵,其特征是:
汽提釜A1顶部的气相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过滤器A4、输出管线相连;汽提釜A1的重组分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进料泵A12、汽提釜B2中部的进料口相连;
汽提釜B2顶部的气相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过滤器B5、喷射器组A7相连,然后经气相返回线A15与汽提釜A1相连;汽提釜B2底部的重组分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进料泵B13、汽提釜C3中部的进料口相连,;
汽提釜C3顶部的气相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过滤器C6、换热器A9、分离罐11及喷射器组B8相连接,然后经气相返回线B16与汽提釜B2相连;汽提釜C3底部的重组分物料输出口依次与进料泵C14、输出管线相连。
在具体实施中,
所述气相返回线A15返回至汽提釜A1底切线向上400mm处;
所述气相返回线B16返回至汽提釜B2底切线向上400mm处。
所述喷射器组A7、喷射器组B8中心线的安装位置可以位于汽提釜A1、汽提釜B2、汽提釜C3顶部切线1.5米以上。
所述过滤器A4、过滤器B5、过滤器C6的有效过滤面积可以为进料管内截面积的2~5倍,滤网为20~40目。
所述换热器A9底部的安装位置可以高于分离罐11顶部切线1.5米以上;
所述换热器B10底部安装位置可以高于汽提釜A1顶部切线2米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