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业务变更方法和系统、网管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0594.9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璐;唐雄燕;厉盛义;黄文利;张成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1001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业务 变更 方法 系统 网管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终端业务变更方法和系统、网管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宽带增值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的宽带多媒体终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现阶段运营商的宽带多媒体视讯业务发展步骤,基本是按照多媒体视讯业务试点城市部署、视讯业务的逐步发布与运行、运营商全网业务部署运行的发展思路来部署。这种稳健的发展部署,必然使得多媒体终端在投放市场后面对多媒体终端用户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变更业务属性的问题。例如,多媒体终端用户可能申请新发布的业务,或者变更原有业务(即可能的业务套餐变更等);当终端用户进行业务变更时,经常需要相应修改终端配置参数或者进行终端软件升级,以利于新业务的使用。当前对于多媒体终端的用户业务属性的变更请求,通常采用用户到运营商营业网点进行申请业务变更,再由现场工程师进行上门维护和配置终端参数变更或者终端软件升级等操作。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终端业务变更至少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一方面,对于多媒体终端用户而言,使用宽带视讯业务时,业务变更很不方便,不利于多媒体终端投放市场后用户业务变更的实时性;另一方面,从运营商角度来说,电信运营商针对多媒体终端业务变更需求需要付出很大的各种人力成本,运营商的服务效率较低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业务变更方法和系统、网管平台, 解决终端用户业务变更实时性差、很不方便的问题,实现快速处理终端业务变更,而且节省运营商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变更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标识终端业务变更请求的业务变更工单,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中包括变更后的业务所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和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参数;
根据所述业务属性参数向与所述用户标识参数对应的终端发送与所述业务属性参数对应的终端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配置参数配置更新后访问所述变更后的业务;
所述接收用于标识终端业务变更请求的业务变更工单包括:接收运营支撑系统OSS发送的用于标识终端业务变更请求的业务变更工单,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为所述OSS根据终端用户的业务变更请求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管平台,包括:工单模块和配置模块;
所述工单模块,用于接收标识终端业务变更请求的业务变更工单,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中包括变更后的业务所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和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参数;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为运营支撑系统OSS根据终端用户的业务变更请求生成;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属性参数向与所述用户标识参数对应的终端发送与所述业务属性参数对应的终端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配置参数配置更新后,访问所述变更后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变更系统,包括:运营支撑系统OSS、网管平台和终端;
所述OSS,用于根据终端用户的业务变更请求,生成用于标识终端业务变更请求的业务变更工单,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中包括变更后的业务所对应的业务属性参数和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参数;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为所述OSS根据终端用户的业务变更请求生成;
所述网管平台,用于接收所述业务变更工单,并根据所述业务变更工单中的业务属性参数向与所述用户标识参数对应的终端发送与所述业务属性参数对应的终端配置参数;
所述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配置参数进行配置更新后,访问所述变更后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运营商OSS系统向网管平台下发包括业务属性变更参数的业务变更工单,使得网管平台根据业务属性变更参数向终端下发修改后的配置参数,解决了终端用户业务变更需要人工配置,导致实时性差、很不方便的问题,实现了网管平台的终端自动配置,快速处理终端业务变更,提高了运营商的服务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业务变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业务变更方法的业务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网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业务变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0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