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厂氧气切割黄烟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4546.7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白荣林;瞿仁静;江渝;程英;杨家荣;普国联;王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研究院;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云 |
地址: | 6500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厂 氧气 切割 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厂氧气切割黄烟治理的方法,属于环保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炼钢厂氧气切割废钢黄烟除尘系统,多数采用活动式排烟罩和固定式排烟罩对黄烟进行捕集,并采用独立的负压吸风布袋除尘系统进行除尘。
捕集装置
国内现有的烟气捕集装置有活动式排烟罩和固定式排烟罩。
(1)活动式排烟罩
排烟罩由吸烟罩、烟管、控制阀等组成。操作时,由行车将活动烟罩吊开,将物料吊进,再将活动烟罩盖上,与抽风烟管连接上,进行切割、抽风除尘操作,切割完毕后再将活动烟罩吊开,将物料吊出。
优点:投资小,清渣容易。
缺点:抽风量大,行车调运工作量大,运行费用高,钢渣飞溅造成排烟罩变形。
(2)固定式排烟罩
排烟罩由固定三面围护墙、固定式吸烟罩、烟管、控制阀等组成。操作时,由地面移动小车将需切割的物体运入,进行切割、抽风除尘操作,切割完毕后再由移动小车将切割好的物料运出。
优点:抽风量小。
缺点:钢渣飞溅堵塞活动小车轨道,清渣工作量大,运行费用高。
布袋除尘除尘系统
现有的布袋除尘工艺包含全套独立的除尘设备,包括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等,除尘设备占地大,还需设置专职的操作维护人员及粉尘运输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炼钢厂氧气切割黄烟治理方法,其烟气捕集率高,行车运行时间少,可实现机械化清灰,并可减少设备投资和专职的操作维护人员的费用。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密封:设置废钢切割密封除尘室,在工位上方设置半活动烟罩,捕集废钢切割产生的黄烟;
(2)气流分布:设置气流分布装置,利用中的检测装置检测炼钢厂的转炉二次除尘系统和混铁炉除尘系统,打开或关闭电动阀门,将氧气切割废钢的黄烟自动导入风量不足的转炉二次除尘系统和混铁炉除尘系统中,使系统满负荷工作;
(3)合并除尘:将捕集到的黄烟并入转炉二次除尘和混铁炉除尘系统,合并进行除尘。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密封除尘室采用三面封闭结构,上方设置固定吸烟罩,除尘室开放一面的上方通过滑轮组和卷扬机连接活动挡烟板;除尘室的墙体下端和地面基底采用耐高温钢筋混凝土,外敷防撞钢坯。
在密封处理中,确定捕集气流速度为3~5m/s,烟罩上的烟气管道流速为20~25m/s,大于转炉二次除尘系统和混铁炉除尘系统1.1倍,转炉二次除尘系统和混铁炉除尘系统的不满负荷工作的间隙要大于或等于氧气切割废钢烟气需要量。
在炼钢厂的转炉二次除尘系统和混铁炉除尘系统中,设置有流量检测装置,检测信号再通过控制装置将氧气切割废钢烟气自动导入未满负荷工作的除尘管道中。
上述密封除尘室的三面封闭操作间具有操作位置固定的特点,便于行车定点运行;三面封闭,可降低光污染和热辐射污染,延长操作间寿命。
操作间设防撞墙和防撞地面,可承受高温渣子喷溅,操作间内可采用铲运机进行清渣,实现机械化操作。
烟罩由固定式吸烟罩与活动挡板组成,活动挡板为钢结构板,开启与闭合由滑轮组和卷扬机控制。行车吊运物料时,活动挡板打开,留出行车运行空间;氧气切割时,活动挡板放下,保证固定烟罩的捕集率达到90%以上,操作点的含尘浓度<10mg/m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改变传统的烟气捕集方式,设置操作密封室,在密封除尘室顶部设置固定吸烟罩和活动挡烟板,提高了烟气捕集率,减少了战地面积。
(2)改变传统的除尘系统,利用炼钢厂废钢切割氧气、转炉烟气和混铁炉烟气均有阵发性、烟气性质相近的特点,将捕集到的黄烟并入转炉二次除尘及混铁炉除尘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和专职的操作维护人员的费用。
废钢切割操作密封室,有效降低光污染和热辐射污染,实现机械化清渣;半固定半活动烟罩,减少行车运行频率,降低运行费用,烟气捕集率高,延长操作密封室寿命;除尘系统合并,降低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不占地,景观视觉污染。
经过除尘系统净化后排放烟气达到国家标准。捕集率达到95%以上,操作点的含尘浓度<10mg/m3,烟囱出口烟气含尘量<50mg/Nm3。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收尘室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研究院;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未经昆明冶金研究院;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