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流体板式换热器的多次节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5780.1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辛娟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娟姣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辉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板式 换热器 多次 节流 结构 | ||
1.一种三流体板式换热器的多次节流结构,所述板式换热器由若干组反向换热板片(3)-第一正向换热板片(1)-反向换热板片(3)-第二正向换热板片(2)相互叠合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正向换热板片(1)上X流体通孔(16)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第一左凹陷区(11),该第一左凹陷区(11)与上面的反向换热板片(3)之间构成X流体的缓流腔室,所述第一正向换热板片(1)上Y流体通孔(26)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第一右凹陷区(15);
所述第二正向换热板片(2)上X流体通孔(16)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第二左凹陷区(21),所述第二正向换热板片(2)上Y流体通孔(26)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第二右凹陷区(25),该第二右凹陷区(25)与上面的反向换热板片(3)之间构成Y流体的缓流腔室;
所述反向换热板片(3)上,X流体通孔(16)的边缘外侧和Y流体通孔(26)的边缘外侧设置分别与第二左凹陷区(21)和第一右凹陷区(15)相对应的凸起环带(31);
所述X流体通孔(16)处,相邻的第一左凹陷区(11)的下底面与凸起环带(31)的上底面相密封焊接,相邻的第二左凹陷区(21)的下底面与凸起环带(31)的上底面相密封焊接;
所述Y流体通孔(26)处,相邻的第一右凹陷区(15)的下底面与凸起环带(31)的上底面相密封焊接,相邻的第二右凹陷区(25)的下底面与凸起环带(31)的上底面相密封焊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向换热板片(1)上X流体通孔(16)的外沿向第一左凹陷区(11)内有至少一个突起,在该突起上设置第一溢流孔(13),所述第一溢流孔(13)与X流体的缓流腔室相贯通,所述第一正向换热板片(1)本体也向第一左凹陷区(11)内有至少一个突起,在该突起上设置第一漏注孔(14),所述第一漏注孔(14)与X流体流道(12)相贯通;
所述第二正向换热板片(2)上Y流体通孔(26)的外沿向第二右凹陷区(25)内有至少一个突起,在该突起上设置第二溢流孔(23),所述第二溢流孔(23)与Y流体的缓流腔室相贯通,所述第二正向换热板片(2)本体也向第二右凹陷区(25)内有至少一个突起,在该突起上设置第二漏注孔(24),所述第二漏注孔(24)与Y流体流道(22)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流体板式换热器的多次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向换热板片(1)上的第一左凹陷区(11)偏心于X流体通孔(16)设置,所述第一溢流孔(13)和第一漏注孔(14)设置在第一左凹陷区(11)的较宽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流体板式换热器的多次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向换热板片(2)上的第二右凹陷区(25)偏心于Y流体通孔(26)设置,所述第二溢流孔(23)和第二漏注孔(24)设置在第二右凹陷区(25)的较宽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娟姣,未经辛娟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7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