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及其触媒砂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7167.3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文东辉;计时鸣;徐振浩;袁巧玲;金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D18/00;B24D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薄膜 研磨 方法 及其 触媒 砂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研磨、抛光等精密加工领域,尤其适用于CVD金刚石薄膜研磨和抛光的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及其触媒砂轮。
背景技术
CVD金刚石膜机械式研磨抛光利用游离磨料或金刚石砂轮与CVD金刚石膜表面接触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金刚石表层发生变形甚至碳键断裂而形成碎屑,从而达到去除材料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方法存在以下的弊端:加工效率较低,微观表面质量不佳,且容易造成膜的破裂、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CVD金刚石薄膜机械式研磨抛光工艺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破损少、使用便捷的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及其触媒砂轮。
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分别和粘结剂混合,各自的体积百分比为:磨粒80%~90%,粘结剂10%~20%,搅拌均匀,其中催化磨粒占总磨粒体积60%~80%,切削磨粒占总磨粒体积40%~20%;
(2)制造同心圆的模具,按照催化磨粒与切削磨粒相间的方式倒入混合好的磨粒,催化磨粒位于最外层,浇注成型;
(3)将磨具放入压缩机内挤压固化,脱模后制得触媒砂轮。
(4)触媒砂轮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在催化磨粒的摩擦及催化作用下,降低了CVD金刚石膜石墨化所需的活化能,能够在较低的条件下形成易于研磨的非金刚石碳,待催化磨粒磨损消耗后,再由切削磨粒对石墨化产生的非金刚石碳进行去石墨化研磨和抛光,实现金刚石薄膜表面的精密研磨和抛光。
适用于所述的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的触媒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轮由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所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按照同心圆层状分布,所述的催化磨粒位于最外层。
进一步,所述的砂轮中磨粒之间以固着方式粘结,各自的体积百分比为:磨粒80%~90%,粘结剂10%~20%,各部分占磨粒总体积的百分比为:催化磨粒60%~80%,切削磨粒40%~20%。
进一步,所述的催化磨粒可以为:铁、锰,钛,铝之一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催化磨粒粒径范围为0.5~10微米。
进一步,所述的切削磨粒可以为:单晶金刚石微粉。
进一步,所述的切削磨粒粒径范围为1.5~10微米。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将催化剂、切削磨粒进行有机组合,利用触媒作用,降低CVD金刚石膜石墨化所需的活化能,在较低的条件下,实现局部位置CVD金刚石的石墨化,切削磨粒进行去石磨化研磨。
本发明的优点是:适用性强、结构紧凑、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负面影响小、使用便捷等。
附图说明
图1为触媒砂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
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分别和粘结剂混合,各自的体积百分比为:磨粒80%~90%,粘结剂10%~20%,搅拌均匀,其中催化磨粒占总磨粒体积60%~80%,切削磨粒占总磨粒体积40%~20%;
(2)制造同心圆的模具,按照催化磨粒与切削磨粒相间的方式倒入混合好的磨粒,催化磨粒位于最外层,浇注成型;
(3)将磨具放入压缩机内挤压固化,脱模后制得触媒砂轮。
(4)触媒砂轮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在催化磨粒的摩擦及催化作用下,降低了CVD金刚石膜石墨化所需的活化能,能够在较低的条件下形成易于研磨的非金刚石碳,待催化磨粒磨损消耗后,再由切削磨粒对石墨化产生的非金刚石碳进行去石墨化研磨和抛光,实现金刚石薄膜表面的精密研磨和抛光。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所述的金刚石薄膜研磨方法的触媒砂轮,所述的砂轮由催化磨粒1和切削磨粒2所组成。
所述的催化磨粒1和切削磨粒2按照同心圆层状分布,所述的催化磨粒1位于最外层。
所述的砂轮中催化磨粒1和切削磨粒2之间以固着方式粘结,各自的体积百分比为:磨粒80%~90%,粘结剂10%~20%,各部分占磨粒总体积的百分比为:催化磨粒60%~80%,切削磨粒40%~20%。
所述的催化磨粒1可以为:铁、锰,钛,铝之一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催化磨粒1粒径范围为0.5~10微米。
所述的切削磨粒2可以为:单晶金刚石微粉。
所述的切削磨粒2粒径范围为1.5~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1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