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助力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8144.4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捷制动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12 | 分类号: | B60T13/12;B60T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助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助力阀。
背景技术
现代叉车制动系统多采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压力的建立是由作用于制动踏板上的外力和真空助力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但主要依赖于真空助力器。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到系统压力的建立需要的时间较长,系统反应比较迟缓;真空助力器工作时,对发动机的工况也有一定的影响;不易实现定量的制动自动控制。
如专利号为01821636.6的中国专利具有改进的助推效果的气动制动助力器,它除了正常地由一反作用盘施加的助推力之外,可以吸收一些助推力。在一优选实例中,力通过一个滑座被吸收,所述滑座包括一个套筒和一个柱塞。所述柱塞被刚性地连接到第一反作用装置上。所述套筒搁靠在气动助力器的一个活塞上。只要由驾驶员施加的力小于一中间力,柱塞被一个弹簧推离套筒,其幅度由一销子相抗衡。如果超过它,下游液压制动管路的反作用力就压缩弹簧,并使得附加气动助推力开始生效。由于采用气源,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前述的缺陷。
虽然也存在一些液压的助力机构,如专利号为03108458.3的中国专利一种液压助力制动系统,包括一个与液压泵的输出段相连的流量定压阀。该流量定压阀并联地连接于制地助力器和动力转向助力器。流量定压阀优先向制动助力器提供从液压泵输出的所有液压液体中规定量的液压液体。在制动端口与输出端口间设有溢流阀。溢流阀的阀体可以通过转动用于溢流压力调节的螺纹轴调整溢流压力。和专利号为94204637.4的中国专利液压增压助力装置,其主要由控制阀、双级活塞、阻尼阀、单向阀组成,其中控制阀与双级活塞中的小活塞设置在同一小活塞缸内,双级活塞的大活塞缸同时通过阻尼阀和单向阀与进油管道相连接。它们存在问题是结构不够紧凑合理,安装体积大,部件多,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压助力阀,其只需要作用于踏板推杆上较小的推力,便会产生液压助力,从而实现稳健制动的目的,工作平稳、动作灵敏、组件少。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液压助力阀,其包括有阀体,阀体上至少设置有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其特征在于总进油口通过流道连接换向阀的进口,换向阀的进口可切换地连接阀体上外接油口和助力阀的进口,在换向阀的第一出口连接阀体上外接油口状态下,助力阀的进口通过换向阀的第二出口和回油分口连接阀体上的总回油口,助力阀的活塞体一端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制动机构的顶杆连接,助力阀的活塞体另一端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换向阀的换向阀芯连接在一起,而换向阀芯与推杆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阀体上的总进油口还通过顺序阀与阀体上的外接油口连通,以调制液压压力。所述的外接油口接转向系统。
所述的顶杆连接制动总泵的活塞杆,以传递制动力量。
作为再改进,所述的助力阀的活塞体套置在换向阀芯的外面,构成了活塞总成组件,安装在阀体的安装腔中,活塞体的一端连接顶杆,并与阀体之间布置上弹簧,构成弹簧腔,总回油口设置在弹簧腔侧壁上,换向阀芯的相同方向一端与活塞体之间设置上小弹簧,换向阀芯的相反方向一端连接推杆,并使活塞体的另一端与阀体之间构成助力腔,推杆和活塞体端部分别开有配合的导向孔和小孔与助力腔连通,活塞体表面开有带进孔的第一导流槽和带出孔的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与阀体上总进油口连通,第二导流槽与弹簧腔连通,而换向阀芯的中心开有导流腔,导流腔的侧壁开有油孔,对应地,在活塞体中心空腔的两侧部位分别开有直径扩大的左空腔和右空腔,左空腔与出孔连通,右空腔与进孔连通,油孔在换向阀芯的左右移动下,分别与左空腔和右空腔进行切换地连通。其结构紧凑合理,安装体积小,重量轻,降低成本。
最后,所述的顶杆一端与活塞体端部是球面配合,通过凸环初步安装在活塞体端部安装孔中,并用卡环固定住,这样安装方便,而受力能适当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液压助力器代替了真空助力器,所以系统反应更加灵敏,能提供给驾驶员更多的额外时间;操纵轻便,能够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助力阀有一定调压作用,易实现定量的制动自动控制;整个结构紧凑合理,组件少,安装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的剖视图之二;
图6为活塞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捷制动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捷制动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1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速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