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高丝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9381.2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戴叶飞;齐陈泽;孙旭东;沈永淼;肖慧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雅迪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22 | 分类号: | C07C229/22;C07C227/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诸暨市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氨酸 盐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高丝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是 指一种以L-蛋氨酸为原料,采用含氯有机羧酸酯作主要试剂,在醇 类或醚类溶剂参与下,使分子脱甲硫基、羟基化和形成盐酸盐的三步 反应一步完成,从而制备L-高丝氨酸盐酸盐的新方法。
技术背景
本发明化合物的化学名称L-高丝氨酸盐酸盐(L-2-氨基-4-羟基 丁酸盐酸盐),结构如下:
L-高丝氨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和基本结 构单元,如合成广谱除草剂L-型草铵膦高效体的中间体;衍生物N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是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系统中最重 要的一类信号分子,并调控许多生理特性的表达;O-乙酰基-L-高 丝氨酸是合成同型缩氨酸和3-氨基-N-甲基吡咯烷酮通用合成 子,因此广泛用于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也用于制备聚L-高丝 氨酸修饰电极。
已报道的L-高丝氨酸盐酸盐制备方法是用L-蛋氨酸作原料,因为 L-蛋氨酸价格只有约65元/公斤,而L-高丝氨酸盐酸盐价格高达8000 元/公斤,因此以L-蛋氨酸为原料是一条技术路线最合理,经济效益 最好的合成L-高丝氨酸盐酸盐路线,按现有文献技术[参考文献见1. Min-Can Wang et al.,J.Org.Chem.,2008,73,168-176;2.Peter H.B.et al.,Tetrahedron:Asymmetry,1995,6(11),2819-2828;3.Xu X.S.et al., Chin.Chem.Lett.,2006,17(2),177-179;4.陶德良等,化工时刊, 2007,21(1),33-34.],L-蛋氨酸都是经过以下三步反应生成L-高丝氨 酸盐酸盐;
该方法的缺陷是反应步骤多,都要使用贵重的碘甲烷试剂,产物 收率很低,所有文献都没有超过65%,设备投资高,操作繁琐,生产 成本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一条工艺更简便、生产成本低的新 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率高、 成本低的L-高丝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高丝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把L-蛋氨酸溶于水-醇或水-醚溶剂中,水/醇或水/醚之 比为10~5∶1,L-蛋氨酸在溶剂中的浓度为10~50mmol/100mL;
(2)、在搅拌和加热条件下,把20~90mmol含氯有机羧酸酯 滴入上述溶液中,在溶剂回流温度下反应6~35小时,至反应完全;
(3)、把上述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用有机溶剂萃取一次, 洗二次,减压下除去水相中的溶剂,得固体粗产物;
(4)、所得固体粗产物经重结晶即得纯的白色结晶固体产物, 收率75-92%。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含氯有机羧酸酯可以是1-3个氯原子的氯代戊酸、丁酸、丙酸、 乙酸和甲酸的甲酯或乙酯,所述蛋氨酸与含氯有机羧酸酯中所含氯的 当量比为1∶1~3,最佳为1∶2。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是醚类和低碳醇,优选为C1~C4的各种醇类或 C2~C6的各种醚类,如甲基叔丁基醚、二甲氧基乙醚、四氢呋喃、二 氧六环。
反应温度55~105℃,最佳温度是60~95℃。
反应时间6~35小时。最好是15~25小时。
步骤3中反应混合物的分离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选自 卤代烃、酯、醚和酮的任意一种。
步骤4中粗产物的提纯采用重结晶法提纯,使用的溶剂选自卤代 烃、酯、醚和酮的任意一种。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L-蛋氨酸为原料,含氯有机羧酸酯作主要试剂,在醇 类或醚类溶剂参与下,使其脱去甲硫基、羟基化和形成盐酸盐一步完 成,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本发明采用了一锅法使L-蛋氨酸的脱甲硫基、羟化、成盐 三步反应一次完成,节约了设备投资,简化了操作。
其次,本发明采用的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产物收率可提高15~27%,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雅迪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雅迪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酸酯齐聚物BDP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天然章鱼胺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