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二醇喷射真空泵及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1542.7 | 申请日: | 200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在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达喷射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3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1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二醇 喷射 真空泵 工作 方法 | ||
1.一种丁二醇喷射真空泵,包括三个级间冷凝器,其特征是:第一冷凝 器的下部与一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连通、上部与第二冷凝器的底部通过二级 丁二醇蒸汽喷射器连通,一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抽吸过来的丁二醇气体,与 一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的驱动丁二醇蒸汽混合后,进入第一冷凝器,第一冷 凝器中的丁二醇循环液将混合气体中的可凝性气体冷凝后,再被二级丁二醇 蒸汽喷射器抽走,减少二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的抽气负荷,降低二级丁二醇 蒸汽喷射器的驱动丁二醇蒸汽用量,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第二冷凝器的上 部与第三冷凝器的下部通过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连通;第二冷凝器中的丁 二醇循环液将混合气体中的可凝性气体冷凝后,再被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 抽走,减少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的抽气负荷,降低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 的驱动丁二醇蒸汽用量,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第三冷凝器的上部通过管件 与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连通,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抽吸过来的丁二醇气体, 与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的驱动丁二醇蒸汽混合后,进入第三冷凝器,第三 冷凝器中的丁二醇循环液将混合气体中的可凝性气体和聚合物捕集冷凝后, 再被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抽走,减少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的抽气负荷和聚合 物量,降低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的用电量,达到减少能耗和防止堵塞的目的; 汽液分离器和间接换热器与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通过管件串联且分别与罗茨 液环真空泵机组连通,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抽吸过来的气体和工作液混合后 进入汽液分离器,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出,冷凝液和工作液混合后进入间接换 热器被冷却水间接冷却,再进入罗茨液环真空泵机组做工作液,达到工作液 循环使用的目的;所述的第三冷凝器的上部通过管件与丁二醇液体喷射泵连 接,所述的第三冷凝器的顶部通过管件与罗茨螺杆真空泵机组连接;工作时, 工程塑料和可降解塑料聚酯生产中产生的丁二醇气体进入一级丁二醇 蒸汽喷射器,同时由丁二醇蒸汽发生器提供的具有一定压力的丁二醇工 作蒸汽经蒸汽导管分别进入一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二级丁二醇蒸汽喷 射器、三级丁二醇蒸汽喷射器,在完成抽气工作后,携带被抽气体进入 各自的级间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冷凝器,再被冷却介质—— 丁二醇冷却后,被冷却介质冷却后经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冷 凝器分别进入丁二醇液封储罐,被抽气体中的不凝性气体被罗茨液环真 空泵机组抽走,排向大气或尾气处理系统,液封储罐中的丁二醇液体由 循环泵抽出,部分经过换热器供给级间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 冷凝器,部分通过汽液分离器供给工程塑料和可降解塑料聚酯生产,使 丁二醇在生产流程中循环,不再有废水和废液产生;丁二醇喷射真空泵 的第三冷凝器的顶部通过管件与丁二醇液环喷射泵连接,剩余的丁二醇 由丁二醇液环喷射泵进入丁二醇液封储罐,被抽气体中的不凝性气体被 丁二醇液环喷射泵抽走,并排向大气或尾气处理系统,同时液封储罐中 的丁二醇液体由循环泵抽走,部分供给丁二醇液环喷射泵,实现了丁二 醇在生产流程中不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二醇喷射真空泵,其特征是:所述的三 个级间冷凝器为直接冷凝器,其内部结构为喷淋式、伞帽式、分水盘式、筛 板式或折流板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二醇喷射真空泵,其特征是:丁二醇喷 射真空泵的第三冷凝器的顶部通过管件与罗茨螺杆真空泵机组连接,被抽气 体中的不凝性气体被罗茨螺杆真空泵机组抽走,并排向大气或尾气处理系统, 液封储罐中的丁二醇液体由循环泵抽出,部分经过换热器供给级间第一级冷 凝器、第二级冷凝器、第三级冷凝器,部分通过汽液分离器供给工程塑料和 可降解塑料聚酯生产,实现了丁二醇在生产流程中不断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达喷射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达喷射真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5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